中國收藏家何日能躋身“世界級”
一份外國媒體頒布的全球收藏家排行榜,200強中不見內地藏家身影。這張榜單說明什么?
2007年度,全球藝術品交易浪潮持續高漲,美國有105年歷史的資深藝術類雜志《ARTnews》(《藝術新聞》),延續十余年來一年一度的模式,再度評選出本年度全球頂級收藏家200強(The ARTnews 200 Top Collectors),標志著新一批暨2007年度世界級藏家的誕生。
然而,從這張普查遍及各大洲的榜單中,卻極少見到亞洲人的身影,中國內地藏家更是無一人上榜。對于近些年來熱火朝天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而言,對于中國超過7000萬的收藏群體而言,這張榜單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哪些藏家夠得上“世界級”
《ARTnews》(《藝術新聞》)目前在全球123個國家擁有超過20萬的固定讀者。從1991年開始,《ARTnews》雜志開始評選年度頂級收藏家200強,至今已是第17個年頭。
據了解,在這家刊物歷年的榜單中,總會有些人員的調整,一些在過去一年里對藝術品收藏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或做出某種驚人之舉的收藏家往往會得到格外的重視。然而,也有另一部分收藏家,數十年來長期致力于藝術品的收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某種藝術的發展,這類“骨灰級”的收藏家已經成為了每屆榜單上鐵打不動的符號,他們的存在,標志著個人力量對于整個世界的藝術市場的影響。
在2007年度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上,至少有超過800件藝術作品以百萬美元的價格成交,而在若干年前,這種蓬勃的場面是無法想像的。同時,在去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上,億萬富豪的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946名,其中有176人是首度進入這個位置。伴隨著經濟的喜人增長以及個人資產的大幅度增加,收藏者的群體也與日俱增,在每年的世界重要拍賣會上,總會看到一些新的身影,他們在藝術品交易上出手不凡。據2007
年2月美國蘇富比拍賣行的一項紀錄顯示,全部參與競拍的人當中有20%是首次進入藝術品拍賣場。
這份榜單顯示,今年的全球收藏家200強共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美國人依舊占據著半壁江山,以107位入選收藏家的強大陣容向世界昭示著美國人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在藝術品市場上的絕對優勢與控制力。余下的不足50%的席位主要被實力同樣不容小覷的歐洲人占去,共有68人之多。如此算來,僅歐美藏家就占去了全部200個席位的87.5%,而剩余的席位則主要被南美洲及加拿大收藏家所分享。顯然,全球的藝術品收藏市場正被經濟相對發達的歐美地區的收藏家們所操縱。
與上年的榜單相比,今年亞洲區入選的收藏家由3人增加至5人,分別是2名日本人、1名韓國人以及中國香港收藏家劉鑾雄和臺灣收藏家黃崇仁。兩位華人收藏家中,黃崇仁是繼上年后的再度入選,而劉鑾雄則主要憑借2006年以1737.6萬美元的天價購得安迪·沃霍絲網印制的《毛澤東肖像》這一“壯舉”而躋身頂級收藏家的行列。
“世界級”藏家都在收藏什么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今年頂級收藏家的前10個席位中,美國人從去年的6位上升至7位,而另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即200強的第一把交椅被Broad夫婦占據,而在此前他們一直屈居第二。Broad夫婦擁有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藝術基金會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期致力于當代藝術的收藏和展示。自1984年以來,他們的收藏已經在世界各地超過400個博物館和大學畫廊中展出過,影響廣泛。
名列第二位的是Steven Cohen,美國富豪,主要收藏印象派藝術和現當代藝術。第三名是Griffin夫婦,這對夫婦同樣來自美國,居住于芝加哥,且身價不菲,主要收藏印象派及后印象派藝術。第四名和第五名也都是來自美國,是兩對夫婦,前者主要收藏早期大師素描繪畫、印象派藝術、20世紀藝術以及法國家具藝術,后者主要收藏早期大師和19至20世紀澳大利亞藝術。
從第六名開始,出現了非美國人的身影,Sammy Ofer居住于英國倫敦,主要收藏印象派藝術和現代藝術,他的家族在2007年度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上位列第226名。第七名是F. Pinault,居住于法國巴黎,主要收藏當代藝術,是著名的法國大富豪。第八名Charles Saatchi對于國人來說可能更加熟悉一些,推動YBA(Young British Artists)、將全球藝術網站開設中國站點,使中國收藏界對于這個出生于以色列猶太家庭的大收藏家多了些注意和了解,其常常能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而其一舉一動都對世界當代藝術市場有不小的影響。
此后的兩位藏家同樣來自美國,他們的收藏趣味主要都是以現代及當代藝術為主。
縱觀整張榜單不難看出,印象派繪畫、本土及民族藝術、現當代藝術,可謂是全球收藏界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大為風光的中國當代藝術卻沒有進入世界頂級藏家的視野。
全球“世界級”收藏家都在藏什么藝術品?
全球“世界級”收藏家都在藏什么藝術品?
全球“世界級”收藏家都在藏什么藝術品?
中國收藏家何日能躋身“世界級”
一份外國媒體頒布的全球收藏家排行榜,200強中不見內地藏家身影。這張榜單說明什么?
2007年度,全球藝術品交易浪潮持續高漲,美國有105年歷史的資深藝術類雜志《ARTnews》(《藝術新聞》),延續十余年來一年一度的模式,再度評選出本年度全球頂級收藏家200強(The ARTnews 200 Top Collectors),標志著新一批暨2007年度世界級藏家的誕生。
然而,從這張普查遍及各大洲的榜單中,卻極少見到亞洲人的身影,中國內地藏家更是無一人上榜。對于近些年來熱火朝天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而言,對于中國超過7000萬的收藏群體而言,這張榜單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哪些藏家夠得上“世界級”
《ARTnews》(《藝術新聞》)目前在全球123個國家擁有超過20萬的固定讀者。從1991年開始,《ARTnews》雜志開始評選年度頂級收藏家200強,至今已是第17個年頭。
據了解,在這家刊物歷年的榜單中,總會有些人員的調整,一些在過去一年里對藝術品收藏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或做出某種驚人之舉的收藏家往往會得到格外的重視。然而,也有另一部分收藏家,數十年來長期致力于藝術品的收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某種藝術的發展,這類“骨灰級”的收藏家已經成為了每屆榜單上鐵打不動的符號,他們的存在,標志著個人力量對于整個世界的藝術市場的影響。
在2007年度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上,至少有超過800件藝術作品以百萬美元的價格成交,而在若干年前,這種蓬勃的場面是無法想像的。同時,在去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上,億萬富豪的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946名,其中有176人是首度進入這個位置。伴隨著經濟的喜人增長以及個人資產的大幅度增加,收藏者的群體也與日俱增,在每年的世界重要拍賣會上,總會看到一些新的身影,他們在藝術品交易上出手不凡。據2007
年2月美國蘇富比拍賣行的一項紀錄顯示,全部參與競拍的人當中有20%是首次進入藝術品拍賣場。
這份榜單顯示,今年的全球收藏家200強共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美國人依舊占據著半壁江山,以107位入選收藏家的強大陣容向世界昭示著美國人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在藝術品市場上的絕對優勢與控制力。余下的不足50%的席位主要被實力同樣不容小覷的歐洲人占去,共有68人之多。如此算來,僅歐美藏家就占去了全部200個席位的87.5%,而剩余的席位則主要被南美洲及加拿大收藏家所分享。顯然,全球的藝術品收藏市場正被經濟相對發達的歐美地區的收藏家們所操縱。
與上年的榜單相比,今年亞洲區入選的收藏家由3人增加至5人,分別是2名日本人、1名韓國人以及中國香港收藏家劉鑾雄和臺灣收藏家黃崇仁。兩位華人收藏家中,黃崇仁是繼上年后的再度入選,而劉鑾雄則主要憑借2006年以1737.6萬美元的天價購得安迪·沃霍絲網印制的《毛澤東肖像》這一“壯舉”而躋身頂級收藏家的行列。
“世界級”藏家都在收藏什么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今年頂級收藏家的前10個席位中,美國人從去年的6位上升至7位,而另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即200強的第一把交椅被Broad夫婦占據,而在此前他們一直屈居第二。Broad夫婦擁有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藝術基金會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期致力于當代藝術的收藏和展示。自1984年以來,他們的收藏已經在世界各地超過400個博物館和大學畫廊中展出過,影響廣泛。
名列第二位的是Steven Cohen,美國富豪,主要收藏印象派藝術和現當代藝術。第三名是Griffin夫婦,這對夫婦同樣來自美國,居住于芝加哥,且身價不菲,主要收藏印象派及后印象派藝術。第四名和第五名也都是來自美國,是兩對夫婦,前者主要收藏早期大師素描繪畫、印象派藝術、20世紀藝術以及法國家具藝術,后者主要收藏早期大師和19至20世紀澳大利亞藝術。
從第六名開始,出現了非美國人的身影,Sammy Ofer居住于英國倫敦,主要收藏印象派藝術和現代藝術,他的家族在2007年度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上位列第226名。第七名是F. Pinault,居住于法國巴黎,主要收藏當代藝術,是著名的法國大富豪。第八名Charles Saatchi對于國人來說可能更加熟悉一些,推動YBA(Young British Artists)、將全球藝術網站開設中國站點,使中國收藏界對于這個出生于以色列猶太家庭的大收藏家多了些注意和了解,其常常能做出一些驚人的舉動,而其一舉一動都對世界當代藝術市場有不小的影響。
此后的兩位藏家同樣來自美國,他們的收藏趣味主要都是以現代及當代藝術為主。
縱觀整張榜單不難看出,印象派繪畫、本土及民族藝術、現當代藝術,可謂是全球收藏界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大為風光的中國當代藝術卻沒有進入世界頂級藏家的視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