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布匹富商
當年的布匹富商
當年的布匹富商
筆者收藏有一枚民國時期福建同安縣城同時新綢布行證章。該章制作簡樸,正面上方環寫“同時新綢布行”六字,中間是編碼:34,下方注明是“職員證章”字樣;光背。經測直徑3厘米,重7克,呈圓形,銅質鍍鋅。
由于當時商品經濟不發達,鄉間多以自織土布自給自足,百姓購買率低,因而棉布市場不旺,品種單調。20世紀20年代,機織紗布出現后,市場銷售以白布衣料為主,藍布、花布為婚嫁和少數人購買。城鎮售賣的黃斜、藍斜、漂布等品種多為學生所用。較高檔的絲綢、香云紗、呢絨、嗶嘰,以及進口的樹脂布、卡其布、沙土錦、富士紡,為富商、豪紳、官吏享用,平民只能望洋興嘆。
福建同安縣同時新綢布行就是這種專為富商、豪紳、官吏享用的綢布行,但它也經營土布銷往臺灣,有“土布大王”之稱,是閩南首屈一指的大戶。其在廈門設有分行,批零兼營,擁有員工126人,在閩南享有較大的聲譽。解放前夕,因貨幣大幅貶值而致破產。盡管它沒有迎接到新中國,走向新生,但是該章的存世,為深化研究閩南商品發展變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佐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