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筆墨 異域風光
國畫筆墨 異域風光
國畫筆墨 異域風光
傅抱石的《返布拉格途中雨景》是一件具有眾多權威著錄的精品,同類題材基本都在博物館,流傳在個人藏家手中的極為罕見,因此,能在榮寶拍場有此佳構,對于藏家來說,機會十分難得。
1957年5月10日,傅抱石接到通知,根據1956年中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中國與羅馬尼亞文化協定1957年執行計劃,傅抱石擔任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準備率團去捷、羅兩國訪問。5月25日,傅抱石率陽太陽、王臨乙、特偉、劉繼卣等人訪問捷、羅。在國外作畫寫生五十一幅,訪問近百日,并曾在布拉格及布加勒斯特舉辦作品觀摩會。
《返布拉格途中雨景》正是作于訪問捷克期間,以畫家自加丹返回捷克首都布拉格途中遇雨為題材創作而成。葉宗鎬著的《傅抱石年譜》(第17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對此有詳細記載,并提到,此圖被收入1992年出版的《傅抱石畫集》和1999年浙江人美出版的《傅抱石冊頁》。陸衡編著的《傅抱石大典》(古吳軒出版社2004年版)在206頁也對此有詳細記載,并附有作品圖片,更提到該畫的許多著錄情況。由香港翰墨軒出版的《名家翰墨·傅抱石特集》、《名家翰墨·傅抱石/東歐寫生》和《名家翰墨·傅抱石瀑泉雨景專號》,也都收入了此件作品。
在這件作品中,傅抱石運用傳統的國畫表現技法,熔以西畫的光影透視感覺,創作出難得的精品。畫家的構圖,突破了傳統國畫高遠、平遠、深遠的表現方式,而將自然風景中的煙雨迷蒙用光線的明暗來表現。品味畫作,能讓人清晰地感受到大師傳統國畫的素養,一片迷蒙的山水,有千年前米家山水的余韻,而又迥然不同;有宋畫的飽滿氣韻而又有后世文人畫的空靈;遠山近樹的濃淡,又分明地展示其深遠。但又在國畫的筆墨風格中,隱約透露著來自西畫的光影透視,讓人回味無窮。
傅抱石以“布拉格”為題材曾創作有《布拉格一景》、《游布拉格公園所見》、《布拉格宮圖》、《布拉格宮布拉格教堂》等作品,上述作品現都為南京博物院珍藏。因此,此件創作如此精美、來源有序可靠的《返布拉格途中雨景》能在拍場亮相,實是藏家們的幸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