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這個備受各方贊譽、并被認為是亞洲當代藝術最高規格的博覽會,似乎沒有給博覽會藝術總監皮埃爾·胡伯帶來“好運”,相反,他正飽受責難與質疑:
有人暗示胡伯逼迫藝術家以超低價格售予其作品;指控胡伯欺騙藝術家和藝術品經銷商,轉而在佳士得進行拍賣;懷疑胡伯逼迫VIP級藏家通過他的中介在中國購入藝術藏品;質疑藝博會畫冊封面上盧昊的作品是胡伯的收藏;質疑“皮埃爾·胡伯獎學金”目的曖昧不明……
對于這些質疑,胡伯一直沒有正面回應。當他最近再次來到中國時,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這也是他首次接受媒體采訪回擊這些不利傳聞。
稱合作伙伴欠款不付
上海證券報:最近在一些法國的報刊網站上看到一些不利于你的言論,這其中牽扯到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您對此如何解釋?
皮埃爾·胡伯: 這件事的起因是Navarra原來和我有一個合作,共同出資收藏亞洲當代藝術,每人出50%的錢。我買了很多作品,但他不履行承諾,一直不支付他應該付的錢。
另一個當事人是法國收藏家Christophe Laurent,他知道我很了解亞洲的當代藝術,要求我做他的收藏顧問,計劃用5年的時間,每年拿500萬歐元來收藏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當代藝術作品,其中購買低于5萬美金的作品時不需要征求他的意見。今年八月中旬我們簽訂了合同后,我來中國開始了這個收藏計劃。九月初他來上海,看到我已經選定的作品非常高興。但Navarra很妒嫉我,慫恿Christophe Laurent(他也是Navarra的合作者)提出終止這個合同。
由于Navarra一直欠款不付,為此我給他遞了律師函,但是他依舊拒絕付款。在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以后,他在各種場合攻擊我,一個跟Navarra相熟的記者開始給很多畫廊發信,并且在The Baer Faxt上寫文章發表很多不利于我的言論,使我一開始就處在了被動的地位。
由于我已經為Christophe Laurent定了很多作品,在這樣情況下,只有兩個可能性,要么我對所有的畫廊說原來定的作品都不要了,要么我自己全部買下來,最后我選擇了用自己的錢買下了所有的作品。
皮埃爾獎學金初衷良好還會做下去
上海證券報:有人說您在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推出的皮埃爾·胡伯獎學金目的曖昧不明,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皮埃爾·胡伯:十年前我認識了張培力,他是非常優秀的藝術家,也是中國最早的錄像藝術家,在杭州時我參觀了中國美院,那時我就建議設立一個當代藝術的獎學金,但是當時向往學習傳統繪畫傳統雕塑的學生沒有接受。兩年前我又回到了中國美院,與我十年前見到的完全兩樣,張培力已經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新媒體系并任系主任。2006年張培力見到我時說,他們系學生創作經費嚴重不足,很多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希望能找到贊助。聽完他的話我就決定支持他,設立中國美院新媒體系的皮埃爾·胡伯獎學金,學生憑方案可以申請創作經費,貧困的優秀學生可以申請助學金,每年給優秀學生頒發獎金,每年舉辦一次作品展覽并出畫冊等等。我希望這計劃能在中國其他美院實施,包括在其他的國家比如印度也做這種獎學金計劃,不同學校間還可以相互交流。今年九月博覽會期間在上海比翼藝術中心展覽了入選學生的作品,張培力和新媒體系老師選擇了國內外重要的策展人、藝術家擔任評委。在發獎晚會上我看到學生們非常高興。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也被Navarra攻擊。不過,明年我還是會繼續做這個獎學金,即使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也不會停下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支持。
稱買賣都是自愿沒有強迫
上海證券報:媒體對于您的另一個質疑,是“強迫”組織VIP收藏家代表團通過您來購買作品,有這回事嗎?
皮埃爾·胡伯:我們組織VIP的參觀團,是考慮到來自美國歐洲的VIP藏家只看一個博覽會是不夠的,有必要讓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狀況。VIP參觀團在上海參觀了上海美術館、上海當代美術館、證大美術館、多倫美術館和上海博物館,也出席了很多畫廊的開幕。在北京三天時間我帶他們參觀中國重要的收藏家張瑞的家,去了今日美術館、管藝收藏館、宋莊美術館、尤倫斯基金會、世紀壇美術館等重要的藝術機構。在798藝術區和草場地,參觀北京空間、長征空間、常青畫廊、唐人藝術、空白空間、U空間、三影堂等等,除此之外在宋莊參觀了兩個藝術家工作室。收藏家們買作品是自愿和隨意的,我的任務只是介紹中國的當代藝術,跟買賣沒有任何關系。比如其中一個收藏家在長征空間買了林天苗的作品,另外也對邱志杰的關于西藏的作品感興趣。但我可以保證沒有拿任何傭金,交易都是畫廊和收藏家之間直接進行的,這個可以由畫廊來證明。我剛接到一個電話,是VIP參觀團里一個美國收藏家打來的,他得知我受到非議感到非常氣憤,說愿意到任何法庭作證。
不想通過媒體打嘴仗
上海證券報:有報道對年初佳士得您個人收藏專場拍賣提出異議,您怎么解釋?
皮埃爾·胡伯:我收藏了有3000件作品,大部分是歐美藝術家作品,決定拿出其中74件拍賣,是因為想收藏新的東西。我是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買的,當然有時候畫廊會給我百分之幾的折扣。但收藏家更新作品,調整收藏方向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我現在有40張伊門道夫的畫,如果有一天有人要買一張,為什么我又不能賣?
上海證券報:為什么關于這些言論,您一直都沒有直接在媒體上進行回應呢?
皮埃爾·胡伯:我們一直沒有回應的原因,是因為Navarra和The Baer Faxt都是通過媒體來誹謗我的,這說明媒體并不負責任。我不想再通過媒體來和他們打嘴仗。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律師,我有藝術家、收藏家以及畫廊的信件交往可以作為證據,也有很多人愿意繼續為我投資。如果愿意,媒體也可以采訪其他當事人,比如張培力、盧昊、長征空間等等為我證明。
不會再跟“不干凈的人”合作
上海證券報: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另外兩個合伙人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皮埃爾·胡伯:當初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整個構思中,就包括支持亞洲各國藝術院校的學生創作及建立收藏家俱樂部,從支持年輕學生、年輕的藝術家,支持嚴肅的畫廊到培養收藏家,我希望博覽會能夠推動整個亞洲當代藝術持續發展。
我作為藝術總監為了這屆博覽會工作了三年,其質量和水準是有目共睹的,這其中離不開周鐵海、洛倫佐和博羅尼亞展覽公司的支持。另外選用盧昊的作品做海報是大家一致同意的。
在我與博羅尼亞展覽公司合作之前,他們就知道我在日內瓦有一個畫廊,有十個員工在為我的畫廊工作。
從很多年前起我就推廣亞洲的當代藝術,在巴塞爾博覽會我展覽過黃永砯、陳箴、金守子、森萬里子、蘇布達·古布塔等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亞洲我去過無數個藝術家工作室,從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到偏僻的山溝,把他們的作品展覽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工作。我做這么多事情,這是源于對藝術的真誠和熱愛,這比錢重要的多。
Navarra到處散布我利用博覽會賺錢的言論,這件事情傷害了我的誠信,我一定會通過法律處理的。這三十年我從未受過如此的攻擊。我和博羅尼亞展覽公司說,這些不愉快的問題只是我和Navarra之間的事,和博覽會無關。我的畫廊、博覽會、獎學金,都是非常干凈的,我不會再跟不干凈的人合作。
我把這些事情交給律師來解決,從今天起我要開始新的計劃了。
上海證券報:現在您再次來到中國是什么目的呢?
皮埃爾·胡伯:從提出展覽概念到成功的舉辦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和畫廊的支持。這次我來,就是要看看大家是否還信任我。現在我放心了,我有信心繼續工作。
“我的一切都是干凈的”——皮埃爾·胡伯首次回擊不利傳聞
“我的一切都是干凈的”——皮埃爾·胡伯首次回擊不利傳聞
“我的一切都是干凈的”——皮埃爾·胡伯首次回擊不利傳聞
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這個備受各方贊譽、并被認為是亞洲當代藝術最高規格的博覽會,似乎沒有給博覽會藝術總監皮埃爾·胡伯帶來“好運”,相反,他正飽受責難與質疑:
有人暗示胡伯逼迫藝術家以超低價格售予其作品;指控胡伯欺騙藝術家和藝術品經銷商,轉而在佳士得進行拍賣;懷疑胡伯逼迫VIP級藏家通過他的中介在中國購入藝術藏品;質疑藝博會畫冊封面上盧昊的作品是胡伯的收藏;質疑“皮埃爾·胡伯獎學金”目的曖昧不明……
對于這些質疑,胡伯一直沒有正面回應。當他最近再次來到中國時,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這也是他首次接受媒體采訪回擊這些不利傳聞。
稱合作伙伴欠款不付
上海證券報:最近在一些法國的報刊網站上看到一些不利于你的言論,這其中牽扯到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您對此如何解釋?
皮埃爾·胡伯: 這件事的起因是Navarra原來和我有一個合作,共同出資收藏亞洲當代藝術,每人出50%的錢。我買了很多作品,但他不履行承諾,一直不支付他應該付的錢。
另一個當事人是法國收藏家Christophe Laurent,他知道我很了解亞洲的當代藝術,要求我做他的收藏顧問,計劃用5年的時間,每年拿500萬歐元來收藏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當代藝術作品,其中購買低于5萬美金的作品時不需要征求他的意見。今年八月中旬我們簽訂了合同后,我來中國開始了這個收藏計劃。九月初他來上海,看到我已經選定的作品非常高興。但Navarra很妒嫉我,慫恿Christophe Laurent(他也是Navarra的合作者)提出終止這個合同。
由于Navarra一直欠款不付,為此我給他遞了律師函,但是他依舊拒絕付款。在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以后,他在各種場合攻擊我,一個跟Navarra相熟的記者開始給很多畫廊發信,并且在The Baer Faxt上寫文章發表很多不利于我的言論,使我一開始就處在了被動的地位。
由于我已經為Christophe Laurent定了很多作品,在這樣情況下,只有兩個可能性,要么我對所有的畫廊說原來定的作品都不要了,要么我自己全部買下來,最后我選擇了用自己的錢買下了所有的作品。
皮埃爾獎學金初衷良好還會做下去
上海證券報:有人說您在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推出的皮埃爾·胡伯獎學金目的曖昧不明,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皮埃爾·胡伯:十年前我認識了張培力,他是非常優秀的藝術家,也是中國最早的錄像藝術家,在杭州時我參觀了中國美院,那時我就建議設立一個當代藝術的獎學金,但是當時向往學習傳統繪畫傳統雕塑的學生沒有接受。兩年前我又回到了中國美院,與我十年前見到的完全兩樣,張培力已經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新媒體系并任系主任。2006年張培力見到我時說,他們系學生創作經費嚴重不足,很多學生來自貧困家庭,希望能找到贊助。聽完他的話我就決定支持他,設立中國美院新媒體系的皮埃爾·胡伯獎學金,學生憑方案可以申請創作經費,貧困的優秀學生可以申請助學金,每年給優秀學生頒發獎金,每年舉辦一次作品展覽并出畫冊等等。我希望這計劃能在中國其他美院實施,包括在其他的國家比如印度也做這種獎學金計劃,不同學校間還可以相互交流。今年九月博覽會期間在上海比翼藝術中心展覽了入選學生的作品,張培力和新媒體系老師選擇了國內外重要的策展人、藝術家擔任評委。在發獎晚會上我看到學生們非常高興。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也被Navarra攻擊。不過,明年我還是會繼續做這個獎學金,即使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也不會停下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支持。
稱買賣都是自愿沒有強迫
上海證券報:媒體對于您的另一個質疑,是“強迫”組織VIP收藏家代表團通過您來購買作品,有這回事嗎?
皮埃爾·胡伯:我們組織VIP的參觀團,是考慮到來自美國歐洲的VIP藏家只看一個博覽會是不夠的,有必要讓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的狀況。VIP參觀團在上海參觀了上海美術館、上海當代美術館、證大美術館、多倫美術館和上海博物館,也出席了很多畫廊的開幕。在北京三天時間我帶他們參觀中國重要的收藏家張瑞的家,去了今日美術館、管藝收藏館、宋莊美術館、尤倫斯基金會、世紀壇美術館等重要的藝術機構。在798藝術區和草場地,參觀北京空間、長征空間、常青畫廊、唐人藝術、空白空間、U空間、三影堂等等,除此之外在宋莊參觀了兩個藝術家工作室。收藏家們買作品是自愿和隨意的,我的任務只是介紹中國的當代藝術,跟買賣沒有任何關系。比如其中一個收藏家在長征空間買了林天苗的作品,另外也對邱志杰的關于西藏的作品感興趣。但我可以保證沒有拿任何傭金,交易都是畫廊和收藏家之間直接進行的,這個可以由畫廊來證明。我剛接到一個電話,是VIP參觀團里一個美國收藏家打來的,他得知我受到非議感到非常氣憤,說愿意到任何法庭作證。
不想通過媒體打嘴仗
上海證券報:有報道對年初佳士得您個人收藏專場拍賣提出異議,您怎么解釋?
皮埃爾·胡伯:我收藏了有3000件作品,大部分是歐美藝術家作品,決定拿出其中74件拍賣,是因為想收藏新的東西。我是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買的,當然有時候畫廊會給我百分之幾的折扣。但收藏家更新作品,調整收藏方向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我現在有40張伊門道夫的畫,如果有一天有人要買一張,為什么我又不能賣?
上海證券報:為什么關于這些言論,您一直都沒有直接在媒體上進行回應呢?
皮埃爾·胡伯:我們一直沒有回應的原因,是因為Navarra和The Baer Faxt都是通過媒體來誹謗我的,這說明媒體并不負責任。我不想再通過媒體來和他們打嘴仗。最好的方式是通過律師,我有藝術家、收藏家以及畫廊的信件交往可以作為證據,也有很多人愿意繼續為我投資。如果愿意,媒體也可以采訪其他當事人,比如張培力、盧昊、長征空間等等為我證明。
不會再跟“不干凈的人”合作
上海證券報: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另外兩個合伙人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皮埃爾·胡伯:當初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整個構思中,就包括支持亞洲各國藝術院校的學生創作及建立收藏家俱樂部,從支持年輕學生、年輕的藝術家,支持嚴肅的畫廊到培養收藏家,我希望博覽會能夠推動整個亞洲當代藝術持續發展。
我作為藝術總監為了這屆博覽會工作了三年,其質量和水準是有目共睹的,這其中離不開周鐵海、洛倫佐和博羅尼亞展覽公司的支持。另外選用盧昊的作品做海報是大家一致同意的。
在我與博羅尼亞展覽公司合作之前,他們就知道我在日內瓦有一個畫廊,有十個員工在為我的畫廊工作。
從很多年前起我就推廣亞洲的當代藝術,在巴塞爾博覽會我展覽過黃永砯、陳箴、金守子、森萬里子、蘇布達·古布塔等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亞洲我去過無數個藝術家工作室,從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到偏僻的山溝,把他們的作品展覽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工作。我做這么多事情,這是源于對藝術的真誠和熱愛,這比錢重要的多。
Navarra到處散布我利用博覽會賺錢的言論,這件事情傷害了我的誠信,我一定會通過法律處理的。這三十年我從未受過如此的攻擊。我和博羅尼亞展覽公司說,這些不愉快的問題只是我和Navarra之間的事,和博覽會無關。我的畫廊、博覽會、獎學金,都是非常干凈的,我不會再跟不干凈的人合作。
我把這些事情交給律師來解決,從今天起我要開始新的計劃了。
上海證券報:現在您再次來到中國是什么目的呢?
皮埃爾·胡伯:從提出展覽概念到成功的舉辦上海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多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和畫廊的支持。這次我來,就是要看看大家是否還信任我。現在我放心了,我有信心繼續工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