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展書畫“別開蹊徑”
饒宗頤展書畫“別開蹊徑”
饒宗頤展書畫“別開蹊徑”
時間:2007-12-12 00:00:00 來源:
名家
>饒宗頤展書畫“別開蹊徑”
以學藝雙攜而備受本港學術及藝術界推崇的饒宗頤,年過九十依然精神矍鑠,創作不輟。上周(十二月七日)他出席「別開蹊徑─選堂丁亥展」開幕禮時,向記者介紹了書畫心得。
饒宗頤表示,唐代藝術史家張騫遠的兩本著作《歷代名畫記》、《法書要錄》,介紹了唐代以前書與畫的記錄,他認為是最重要的美術史,亦對張騫遠極為推崇。饒宗頤告訴記者,他有一間屋是專供寫畫寫字的,就稱為「愛賓室」,因「愛賓」是張騫遠的字。饒宗頤會將張騫遠的著作,與出土文物及遺跡的書畫藝術作比對,從而吸收創作靈感。
力透紙背 文武相融
饒宗頤的書畫創作心得,是「一筆書」,他說,展出的作品中,有些是他一口氣沒有停頓一筆寫成,這樣運氣如打功夫般連貫,原來饒宗頤一直練習氣功,在寫書畫時亦派上用場,寫時要對筆法熟悉,布局結構了然心中,寫時速度要快,一氣呵成,力透紙背,可說是文武相融。饒宗頤還握著記者的手,展示他的氣功,的確強勁有力。當代不少書畫家都將書畫分工,但饒宗頤始終堅持書畫不可分開,以書法的筆法來寫畫,他會以不同筆法來創作畫畫,作出變化。
畫中有我 表現內在
饒宗頤的書畫風格獨特,他認為書畫是展現內在的自己,因此主張畫中有我,自己的性格、成就、精神面貌,都會流露于書畫中。此外,他又主張「西北宗」的藝術,認為秦嶺以西的山水,與關中、五岳有所不同,形貌有蒼茫蕭索之感,因此應該為這些西北山水,開拓新路線。雖然并非生于西北,但饒宗頤在研究敦煌學的過程中,被西北地區的荒城殘壘、險崖高壑的氣勢深深吸引,因此希望多些描繪西北山水,開拓新的境界。
「別開蹊徑─選堂丁亥展」即日至○八年一月十一日在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舉行,地點是香港薄扶林大學道三號二樓,查詢可電二二四一五五九八。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