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將建博物館保護展示千萬年前古生物化石
寧夏將建博物館保護展示千萬年前古生物化石
寧夏將建博物館保護展示千萬年前古生物化石
為切實保護在寧夏同心縣發現的1200萬-1500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寧夏回族自治區將于明年在當地新建博物館以保護展示化石。
據同心縣文管所所長顧永存介紹,同心縣的古生物化石大部分屬于新生代第三紀中新世地層,于上世紀50年代首次發現,已定名的化石有22屬24種。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這些古生物化石的考古價值沒有被認識,同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被大量用于制作中藥材。全縣有10萬多公斤古生物化石被當作藥材販賣到全國各地。
同心縣古生物化石具有埋藏淺、分布集中、保存完整的特點。目前,該縣文管所保存有同心板齒象、鏟齒象、皇冠鹿、犀牛等較完整的珍稀古生物化石。
顧永存說,同心縣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將采用自治區、同心縣和民間集資方式共同建設。博物館的建成將有利于同心縣境內古生物化石的保護和管理,同時集中展示種類繁多的古生物化石,為進一步普及古生物科學知識提供良好的場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