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現六千年前彩繪白陶
湖南發現六千年前彩繪白陶
湖南發現六千年前彩繪白陶
據新華社長沙九日消息:位于湖南省安鄉縣的湯家崗遺址在經歷了第三次發掘后,考古人員日前首次發現距今六千多年的「彩繪白陶」、環壕土圍和碳化稻米等新石器時代文物。
據發掘工作領隊、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尹檢順介紹,湯家崗史前遺址以發現白陶聞名于世,但是在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九○年兩次發掘中都沒有發現「彩繪白陶」,此次的發現進一步說明,洞庭湖沿岸是白陶的起源地和傳播中心。
湯家崗遺址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典型的原始文化遺址,距今約七千年,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湯家崗遺址在一九七七年被發現后,有關專家曾于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九○年先后對其進行了共七百平方米的兩次發掘,出土器物近四百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