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雅軒CEO李大鈞北師大專場報告
百雅軒CEO李大鈞北師大專場報告
百雅軒CEO李大鈞北師大專場報告
文化藝術產業的創新探索
2007年11月27日晚六點,北京師范大學“第二屆優秀校友系列報告”活動如期舉行,這個星期二請到的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鋒人物——李大鈞學長。
作為北師大歷史系92級畢業生,再一次以優秀校友的身份回到養育自己的母校作報告,這對于李大鈞來說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十五年前,我同你們一樣,也坐在這里聽上面的老師講課,而今天我坐在上面給同學們講課”,報告一開始,大鈞學長就不無感慨地說到,“并且,早年在公職崗位做編輯時,我曾與鐘敬文先生有過一段難忘的接觸,因此,今天在敬文講堂上這次課更是讓我感懷至深。”在些許懷舊與感恩的情緒中,報告正式開始。
談到自己一手經營起來的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大鈞學長不無自豪。“創業路上我走得很平順,對于這點我是充滿感激的”,的確,從03年吳冠中為百雅軒親筆題寫牌匾起始,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成立至今不過短短四年時間,如今已經擁有百雅軒畫廊、版畫空間、百雅軒產業園區、百賢雅集會所等多個下屬實體機構,發展速度之快讓人驚嘆。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時代的發展,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在這點上是把住了時代的脈搏”,大鈞學長講到,“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是97年由一位英國人提出的,而世界發達國家在這個領域發展得很快,現在各方面也都相對成熟了,較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剛剛起步,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自不必說,剛剛結束的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就能夠說明良性的現狀;而挑戰,則是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途中思想轉變的問題——“版權”概念應該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概念,但現在,國內的這方面觀念還相對薄弱。
大鈞學長的一席話不禁讓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的確,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是什么?精神財富的創造與物質財富的創造不同,物質是實實在在的,物權歸屬物主無可厚非。然而精神財富,尤其是具有創造性的精神財富,什么才是這摸不著的金子之安身立命之本?無疑,是版權。版權是對原創的尊重和保護,同樣也是藝術產業化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版權在文化創意產業業已成熟的發達國家已經得到有力的保護,相信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版權問題所帶來的矛盾一定會得到切實的解決。在這點上,百雅軒走到了前面。
大鈞學長又講到,當版權取得了其應有的至高地位時,版權貿易便是最具有文化創意產業特點的貿易行為。通過版權的讓渡以及基于版權的產品開發實現盈利,在未來一定會由邊緣走向核心,事實上,西方國家早就有了成功的案例。1997年,臺灣荷蘭銀行買下了凡高畫作的版權,不僅在自己發行的信用卡上使用凡高畫作作為設計圖,更將銀行大樓的整體外觀用凡高的畫作裝飾,就是這個具有創意的行為,使荷蘭銀行與凡高之間建立了緊密的聯系,盈利上實現了在三個月內創造300% 增長率的奇跡,讓一個原本在臺灣不知名的銀行迅速成為時尚討論的話題。這個案例至少能讓我們管窺到版權的意義,以及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意義。
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要走的正是一條藝術產業化的道路,大鈞學長提到百雅軒版畫的時候顯出了激動的神情,他說:“百雅軒利用版權開發產品的首要實踐就是版畫,目前已經出版面市的吳冠中版畫不僅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收益,而且還在100所高校內開展吳冠中藝術巡展。”作為吳冠中藝術衍生品,限量的簽名版畫作品與原作一樣具有藝術收藏價值,而除此之外的非限量簽名版畫則實現著它作為藝術復制品的美化生活及美術教育的功能。
報告之后的提問環節中,一位同學提到了他的一點隱憂:“當藝術市場化以后,還有藝術嗎?”大鈞學長從容的回答到,藝術與市場并不矛盾。而今的藝術并不是曲高和寡的“古來圣賢皆寂寞”了,藝術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大眾欣賞到,這也是吳冠中先生“風箏不斷線”的創作理論所體現出來的。然而如何實現被最廣泛的大眾欣賞到?我們應該感謝市場,市場實現了藝術品最廣泛最快速的流動,藝術產業化模式也是應歷史發展規律而生。市場需要藝術產品,同時藝術產品拓寬了市場的路徑,相輔相成。優秀藝術家自身的狀況也在市場運作中越變越好,至少不再像從前一樣貧窮。
最后,大鈞學長向提問的同學贈送了百雅軒文化藝術機構出版的《吳冠中版畫冊》,并且鼓勵大家要認真負責的經營好自己的人生。一席話讓大家深受感動,報告在良好的氛圍中結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