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同性戀 米開朗基羅是"大衛"的囚徒
世界頂級同性戀 米開朗基羅是"大衛"的囚徒
世界頂級同性戀 米開朗基羅是"大衛"的囚徒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ouna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筑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卡普萊斯,父親是奎奇市和卡普萊斯市的自治市長。他13 歲進入佛羅倫薩畫家基爾蘭達約(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轉入圣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作學徒。
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羅倫薩。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1519-1534年,他在佛羅倫薩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圣洛倫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世界最著名同性戀——米開朗基羅:卡瓦切里的囚徒
“我卑微的塵軀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臉龐與美麗的雙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擁時,/兩個靈魂相融所迸發的火焰。”——米開朗基羅的情詩
《大衛》
米開朗基羅終身未娶,不少人據此推斷他喜歡男人,恰好達·芬奇也有此傾向。說米氏是同性戀者并非空穴來風,他確實不怎么愛女人,甚至無法在有女人的屋里多停留。他的雕繪中也有女性內容,卻從未涉足過嬌媚的少女題材,繪制的都是豐腴、成熟的女體,呈現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據說米氏即便在繪畫女體時,用的也是男性模特。
他與多個男模特有過情感糾葛,為他們寫下了眾多詩篇。比如他曾花去整整一年時間在早夭、漂亮的布拉奇之墓上刻下詩句:“我卑微的塵軀不再享有,/你的迷人的臉龐與美麗的雙眼,/但任何力量都抹不掉你我共枕相擁時,/兩個靈魂相融所迸發的火焰。”而最得他傾慕的無疑是羅馬貴族托馬索·卡瓦切里。
1532年秋天,23歲的卡瓦切里在圣安杰洛與米開朗基羅初次見面。他翩翩的風度、高貴的姿容立即吸引了米氏—米氏對男體的敏感與熱愛近乎癡狂,這也令我們有幸看到《大衛》 、 《摩西》 、 《奴隸》組像、 《創世紀》等一系列驚人之作。
見到卡瓦切里的幾個月內,米開朗基羅畫出了他最好的幾幅素描,其內容全部來自希臘神話,有駕駛金馬車的法厄同,有被禿鷲不斷啄食肝臟的提圖斯,有為宙斯斟酒的美少年伽尼墨得斯。為美第奇禮拜堂制作朱理亞諾公爵雕像時,米氏所雕的面部是卡瓦切里的臉孔,他對他的眷戀,由此可見一斑。詩歌中,米氏更將對方的名字比做他賴以生存的食物,接著又寫道:“不……食物只營養我的身體,你的名字卻滋潤我的身體和靈魂,使它們充滿快樂,只要有你在我心中,我不再感到悲哀,也不懼怕死亡。”
英俊的卡瓦切里也沒有背叛藝術大師深切的情感付出,他始終是他忠誠的贊賞者。直到米氏彌留之際,卡瓦切里仍守在他床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