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鎮江淪陷記》的拍賣,看拍賣企業對文物保護事業的貢獻
透過《鎮江淪陷記》的拍賣,看拍賣企業對文物保護事業的貢獻
透過《鎮江淪陷記》的拍賣,看拍賣企業對文物保護事業的貢獻
時間:2007-12-08 00:00:00 來源:
拍賣
>透過《鎮江淪陷記》的拍賣,看拍賣企業對文物保護事業的貢獻
 |
匡時國際07秋季拍賣會于12月1日在北京亮馬河飯店拉開帷幕,首場《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中的最后一件拍品暨377號《鎮江淪陷記》手稿在拍賣之前就引起了全社會廣泛的關注。這件曾于1998年在中國書店古籍書刊拍賣會上以12.6萬元拍出的珍貴手稿屬于國家一級革命文物,當年就曾創造了抗戰史料拍賣的最高紀錄,并被載入“1998年中國拍賣年度大事記”。
當年這件拍品的出現曾牽動了鎮江百萬市民的心,各級群眾紛紛捐款,為了讓這部記錄日軍侵華暴行罪證的珍貴檔案能夠回到它的故鄉,不至流落海外落入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手中。最終鎮江市民代表因為預先對成交價格估計不足而未能競得《鎮江淪陷記》手稿,但鎮江人民踴躍高漲的愛國熱情引起了政府機構對這部手稿的高度重視。國家文物局獲知手稿的具體情況后,指示北京文物局發出特別通知:“中國書店98年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上拍賣的《鎮江淪陷記》手稿屬革命文物,嚴禁出境。”
時隔九年,今年《鎮江淪陷記》手稿在匡時公司再度拍賣,十一月中旬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進行的“匡時07秋拍精品巡展”上這件保存完好的珍貴手稿正式對外展出,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參觀,眾多媒體爭相報導,新華社也就這件手稿的再度拍賣發了新聞通稿。
得知手稿將再次拍賣的消息,鎮江市文博部門十分希望將這部珍貴文物“迎”回鎮江,但苦于資金存在缺口。鎮江民營企業家“寶華物流”董事長童財寶先生得知后,主動與鎮江市文化部門聯系,表示不管花多大代價也要拍回這部手稿,捐給市博物館。
12月1日匡時的首場拍賣中,這件拍品從8萬元起拍,引起了眾多買家的爭相競價,價格一路飆升至一百萬元以上,最終,童財寶先生的私人代表在鎮江文物店專家的陪同下以107萬元的落槌價成功競得這件拍品,加上傭金,《鎮江淪陷記》手稿以119.84萬元的成交價格再一次創造了抗戰史料拍賣價格迄今為止的最高紀錄。
今年12月8日是鎮江淪陷紀念日,70年前的這個日子,日寇的鐵蹄無情的踐踏摧殘了這座城市,使之尸橫遍野。愛國志士張懌伯先生冒著生命危險書寫了《鎮江淪陷記》,并自費刊印、免費分發,志在激起國人同仇敵愾的反抗精神,勿忘國恥。70年后的這個日子,愛國企業家童財寶先生高價競得這件珍貴文物,使張懌伯先生親手書寫的這部書稿,在漂泊了半個多世紀之后又回到了它的故鄉,實現了鎮江市民們多年的夙愿。
匡時拍賣公司在拍賣前就曾表示,如果是國家有關部門購買,或者個人或企業競拍成功后捐贈給國家有關單位,公司將免收12%的買方傭金。在拍賣結束后,匡時公司的負責人當場向參加拍賣的鎮江文物公司代表告知了公司這一決定。同時對童財寶先生的捐贈行為表示了的敬意。對于匡時拍賣公司的做法,鎮江市有關部門和媒體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至此,《鎮江淪陷記》這部重要的史料文獻終于能被政府博物館永久收藏。透過它的兩次拍賣事件,從另一個角度顯示了中國拍賣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也以事實證明了藝術品拍賣行業在文物保護方面起到越來越積極和重要的作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