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當代的“實驗素描”
走向當代的“實驗素描”
走向當代的“實驗素描”
素描是古典藝術創作過程中的起步階段,即作品草圖。在學院的教學當中,素描的訓練同樣是圍繞這一點展開的。在中國的具體語境下,盡管當代藝術的創作在學院中已經占有一席之地,但契斯卡柯夫體系的素描訓練依然是教學的重點之一。但是,既然談論的主題為“實驗素描”,那么就必須定義出它獨特的創作形式、呈現方式和價值取向,找到它與上述作為“粉本”的傳統素描的本質區別。首先,實驗素描必須具有專屬的藝術價值,而不是作品的創作草圖和附庸;其次,實驗素描在形式上必須脫離“寫生”的傳統方式,成為獨立表達的工具。在當代藝術領域中,作為創作的實驗素描有如下四種主要取向:
1. 抽象素描,它是從現代主義藝術(區別于“前衛藝術”),尤其是抽象藝術中發展過來的。抽象素描與抽象藝術相似,主動地脫離了傳統藝術再現性的對景寫生,以及對文學和宗教題材的強烈依賴,讓“素描”本身具有了獨立的價值。在創作方式上,抽象素描多著眼于點、線、面、色彩在畫面上的實現以及組合關系,并希望以此表達出某種秩序和情感。青島藝術家雷虹的創作便包含了這樣的價值,碳和宣紙是他最經常使用的材料,在這些作品簡明的視覺形式之下,中國人特有的思維屬性和情感特質一覽無余。
2. 受惠于涂鴉藝術的實驗素描,將民間草根性看作一種可以依托的價值。形象的準確和調子的層次似乎與它沒有任何關系。與其如此相比,毋寧說從涂鴉藝術發展過來的實驗素描的特點之一正是對學院藝術、正統藝術乃至博物館制度的一種反抗。受惠于后現代主義思潮,藝術史上的經典于之毫無意義,挪用和篡改這些令人仰望的圖像是它的樂趣之一。這是一種隨時隨地的藝術,正如游擊戰一樣靈活和讓人興奮。譬如葉永青近年來的繪畫便有這樣的傾向,簡潔的畫面充滿了童稚的天真,別具“行吟詩人”的浪漫。
3. 方案藝術是另一種實驗素描的重要形式。這些藝術的本應該采取裝置、行為或者集合藝術的形式,但由于在實際的物理和社會環境并沒有可以實現的可能性,因此,素描成為它的表達方式,并且,一旦我們將它定義為方案藝術,能否實施就已經不再重要,素描作為作品的本體反而因此升華出無限的想象空間。方案藝術的素描呈現并不將目光聚焦在具體形象或形式美的視覺層面上,而是力圖通過“素描方案”來表達某種特定的思想和藝術觀念,具體的描繪形式則必須和它力圖表達的觀念性結論相輔相成。已故山西籍藝術家張盛泉的藝術實踐則多屬此類,在他的作品中,精神性和觀念性的力量完全超越了繪畫本身,成為其價值的主導因素。
4. 重返敘事的實驗素描。伴隨當代藝術創作和大歷史學科重新返回到“講故事”的潮流,也出現了相當數量以“敘事”為特征的實驗素描。敘事性實驗素描與連環畫的最大區別在于它不是通過“看圖說話”的方式來表現一個傳奇故事,而是力圖通過繪畫本身進行敘事,并進而展現藝術家特有的主體情感和藝術觀念。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的年輕教師李洋創作了大量此類作品,通過這些作品,藝術家表達了藝術家的情感世界,甚至對藝術本身和社會的獨特看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