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不需要背包
詩歌不需要背包
詩歌不需要背包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寫文字的人都應該背著幾千年的背包走路。
其實在我看來,我們只要取少許的壺水和食物就可以上路了。一切有用的東西、我們的母親——大地都會給我們的。
一個詩人應該用孩子一樣的眼光來看世界就夠了。思辨留給別人去做更好,我們只要手里拿著紙,讓身邊吹過的風留在上面就可以了。從遠古開始詩歌就是這個樣子的——山民的吆喝、松濤和水流的聲音,有時我知道它只來自一支木桶的氣味;如果我的紙上留下沙粒同樣會有人喜歡,因為那是風吹來的、而且來自遠方、可能來自天國。
當我們從書堆里爬出的時候,經常是精疲力竭了,我們已經沒有精力來享受空氣和樹葉上的金光了,而我們的眼睛也不會對著遠方發出渴望的光芒。
好的詩人應該像個行人,像一個熟悉自己屋前屋后有幾塊碎石的農人;當他從路上往家走時、就會放聲歌唱,而腳步就是樂曲的節拍。
當你的父親成為你的朋友時,你會是一個幸福的孩子,我們知道他是老父親,也知道他就在我們的身體里,只是不需要在我們開心玩耍的時候,還用一只眼睛瞥著他。我們在樹林的草地上搭建我們的木屋,在小河邊瘋狂地奔跑,如果我們從高處往下跳、我們就說這是在飛。
總之我們不要背包,不論我們做什么游戲,我們都把背包摔進角落,玩累了、我們可以一字排開坐在田畔上,望著夕陽在地平線上沉落——
在我們幾千年的文化里似乎最為缺少的就是歡樂,我們常常把明快、輕盈與淺薄誤為一家,似乎在陽光下的鮮花里也應該有魔鬼。我們對自然絕頂地崇拜,卻忘了我們自己也來自大地、是宇宙運動的一部分,如果人類生命是宇宙運動偶然的產物,那我們更應該放下背包,用自己的腳走路、真正好的作品都是邁開大步走出來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