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有升 捷報頻傳——匡時2007秋季拍賣會拍后綜述
穩中有升 捷報頻傳——匡時2007秋季拍賣會拍后綜述
穩中有升 捷報頻傳——匡時2007秋季拍賣會拍后綜述
12月3日,北京匡時國際拍賣公司2007秋拍在北京亮馬河飯店圓滿落下帷幕。此次拍賣歷時3天,9個專場,共計1697件拍品,總成交1315件,總成交額4.71億元,成交率達77.4%,成績喜人。
繼今年春拍“文字的力量——中國歷代書法篆刻專場”大獲成功以后,匡時繼續推出了“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和“明清書法專場”,在進一步細分了作品年代和作者類型的基礎上,增加了拍品數量,并進一步提高拍品質量,意在引導藏家建立起將書法藝術與歷史價值、文化意義相結合的觀念,從而認識書法藝術的多重價值。
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
“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作為匡時秋拍最新策劃推出的新亮點,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備受各界藏家學者關注。因整體性、主題性而更使其作品的文化及歷史價值更為突出。本場共377件拍品,總成交價1,653.9萬元,成交比率為82.22%。
全場壓軸之作《鎮江淪陷記》手稿,經多輪競拍后以119.84萬元成交,為整個專場畫上圓滿的句號。這是該手稿繼1998年在北京中國書店舉辦的春季拍賣會以12.6萬元成交后,再次亮相拍賣市場,手稿真實記載了日軍侵華暴行,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政治意義。據悉,手稿被一鎮江民營企業家購得并將捐獻給鎮江博物館。為此,匡時公司決定將全部買方傭金免除。兩家企業的義舉得到了鎮江市政府的高度贊揚。此外,孫中山的《行書“博愛”》以50.4萬元成交,陳獨秀《行書五言詩》以24.64萬元成交,吳佩孚的《行書大丈夫論》以6.94萬元成交。這些歷史政要書法作品,其價值已不局囿于藝術領域,轉而成為一個時代風云變遷的歷史性見證,此次匡時細分該領域進行嘗試,充分顯示了其“引導市場,建立價值體系”的決心和勇氣。
明清書法專場
此次明清書法專場共拍精選明清諸家精品156件,成交131件,成交比率83.97%,總成交總額2,192.2萬元。總體看來,拍品質量較高,從明代邢張董米到清代翁劉梁王,各個時期代表書家一應俱全,且作品形式多樣,各具特色。與今年春拍相比,各買家熱情有增無減,交易成績穩中有升。
成親王代父乾隆皇帝書寫的行書《河源紀略》諭旨卷成交價453.6萬元,超出預估價3倍,是本場成交價格最高的作品。傅山32開《各體書法冊》和董其昌行書《顏氏家訓》二則,分別以425.6萬元和224萬元的價格成交,亦成為本專場的亮點。傅山以書寫雜書卷冊著稱,并將其書法形式推向極致,尤其該卷中的各式小楷和“草篆”書,尤其堪稱精妙絕倫,此卷曾為張學良將軍所收藏,更是加重了他的分量,這次被匡時從臺灣征回,一出現即驚艷四座,倍受追捧。而董其昌作品素來被稱為“神品”,一直以來在拍賣市場上都具有很好的成交業績,此《顏氏家訓》草書大字卷亦不例外,當屬藝術形式和內容完美結合的精品之作。
影像雕塑專場
影像雕塑專場是匡時今年秋拍新增設的項目,在當代藝術的范疇內,將雕塑與影像獨立成篇,精選了諸如榮榮、海波、洪磊、趙半狄等知名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此次專場總拍品71件,成交50件,成交比率70.42%,總成交額為1,113.7萬元。
向京的雕塑《寂寞中心》,以極富沖擊力的人體造型暗喻著靈魂與肉體的對峙關系,是其創立個人預言系統的標志性作品。繼向京《彩虹》在今年匡時春拍創下286萬的成交記錄后,此次仍然出手不凡,以134.4萬元的價格穩拿該專場成交最高價格,為向京作品的第二價格記錄。翁奮的《騎墻深圳NO.1》成交價336,000元,趙半狄的《趙半狄和熊貓咪》九件彩色攝影組照,用諷喻的手法反映當下社會現象,此次以100,800元成交。韓磊的《鐵路與人》八件黑白攝影組照,記錄了中原地區鐵路沿線中小城市普通人生存狀態,代表了中國“新紀實”攝影的出現,此次成交價89,600元。
油畫專場
油畫專場可謂高潮迭起,成績不凡。全場拍品總數143件,成交102件,成交比率71.32%,成交總額達到8,720.4萬元。其中,備受矚目的陳丹青《西藏組畫》之《牧羊人》經過幾十輪競價,不負眾望,以3200萬元落槌,創造了陳丹青油畫作品迄今為止的拍賣最高紀錄。
油畫專場推出的一些名家的早期作品亦成為亮點。王廣義1990年的《被工業油漆覆蓋的世界名畫——德拉克洛瓦》以739.2萬元成交。該幅作品取材于德拉克洛瓦名作,是王廣義結束80年代創作思路,轉而開始“大批判”系列作品的轉折點和標志性作品。此外,陳逸飛創作于1980年中期的《寂靜之聲》,以436.8萬元成交,劉大鴻《學堂》以179.2萬元成交,周春芽《浴室》以129.9萬元成交,尹朝陽《女孩》以179.2萬元成交,毛旭輝《私人空間·水泥房間里的人體》以179.2萬元成交。
大量征收這些當代藝術名家早期作品,以及它們的成功拍賣,表現了匡時在油畫拍賣的一貫立場,即更傾向于關注名家在特定時期的代表作品,以此來提升拍品含金量,帶動拍品最高價格。而對買家來說,亦能夠優化收藏體系,獲得持續升值空間。
古代繪畫專場
古代繪畫專場共拍作品122件,成交93件,成交比率76.22%,成交總額6,862.9萬元。匡時此次強力推出的王鑒的《仿趙松雪山水》、吳湖帆梅影書屋舊藏之王翬《唐宋人詞意圖冊》雙雙以1120萬元的高價成交。
吳湖帆梅影書屋舊藏的珍貴古畫是此專場的一大亮點,九件作品全部成交,王石谷《唐宋人詞意圖冊》是吳湖帆的珍愛之寶,前后題跋八次。宋代湯叔雅的《梅花雙鵲圖》是慈禧太后賞賜給潘祖蔭的清宮舊物,幾輪激烈競拍以后,以582.4萬元成交,董其昌《仿倪云林筆意》則以201.6萬元成交。
此外,備受關注的其他幾幅精品的成交情況也非常理想。惲壽平《山水花卉冊》十開冊,成交價806.4萬元,文征明次子文嘉所作《草閣延賓閣》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成交價672萬元,公認為查士標存世第一精品的《書畫雙絕冊》則以571.2萬元成交。
在古代書畫市場日趨成熟和穩定的情況下,藏家越來越傾向于購買精品,從盲目追求名人作品,開始注重作品本身的學術價值和技術含量,此次匡時征集到了這些難得一見的精品,取得佳績自然不在話下。
近現代繪畫專場
近現代繪畫專場延續了今年匡時春拍的回暖趨勢,備受藏家關注的諸多作品均有上佳表現。全場拍品總數318件,成交238件,成交比率74.8%,成交總額達到5218.3萬元。
繼春拍的“齊白石專場”的巨大成功之后,一方面吸引了眾多藏家競相釋出珍藏多年的齊白石精品參加秋拍,另一方面則吸引了各地買家前來,形成了極好的良性循環。日本藏家收藏的《花果四屏》作于老人大膽變法初期,歷經三代收藏而保持了優良的品相和鮮艷的色彩,《大富貴》所繪墨牡丹是齊白石作品中極少出現的題材,論其筆法,亦是不可多得的神品,經過多輪競價,兩幅作品分別以324.8萬元和173.6萬元成交。
此外,如傅抱石、潘天壽、張大千、黃賓虹、李可染、溥儒等名家作品依然是眾買家追捧的對象,而從總體看來,又呈現出對精品、高價作品的青睞。如傅抱石《聽瀑圖》,作品尺幅不大,卻通過自由、流暢的筆墨表現了川蜀江山的氣勢和迤邐,其中獨一無二的抱石皴法和礬水法在此作品中也運用的成熟到位,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多輪競拍,最終以162.4萬元落槌。同時,潘天壽《雞石圖》成交價392萬元、黃賓虹《桐廬紀游》145.6萬元,由此可見,近現代書畫市場中精品仍然是追捧的熱點。
藏風梵韻——古代佛教藝術品專場
此次佛教藝術品專場分為“匡時金銅佛像百尊”和“誠品古董樓佛教文物”兩部分,匯聚了藏系及漢傳佛教造像、唐卡、法器等佛教文物共231件,比今年春拍的拍品質量和種類都有所提升,成交總額11012萬元,成交率為77.9%,業績亦穩中有升。
自匡時成功舉辦了06秋和07春兩屆佛教藝術品專場后,就奠定了其在中國佛教藝術品市場的核心地位,因此吸引了眾多買家和賣家齊聚一堂,拍賣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火爆。先前匡時分別以924萬元和1485萬元成功拍出明永樂文殊菩薩像和明永樂觀音菩薩像,這項業績顯然有效拉動了國內金銅佛像的市場表現,此次專場,明銅鎏金蘇頻陀尊者像、明永樂銅鎏金無量壽佛像就再次成為亮點之一,經眾買家激烈爭拍,最終分別以1008萬元和817.6萬元成交。此外,清銅鎏金阿彌陀佛像、明銅鎏金藥師佛像、明銅鎏金綠度母像、清康熙銅鎏金蓮花生像等均有不俗表現。
另外,一些體積較小、造型獨特、工藝精美、價格相對偏低的鎏金銅佛像也受到買家青睞。唐卡、法器等也是本場最新推出的內容,十萬元以下器件成交率較高,同時高價精品也不乏買家競相出價,《清世親大師唐卡》以89.6萬元成交,讓人再次感受到唐卡市場的巨大潛力。
古代玉器專場
古代玉器專場共拍品114件,禮器、飾品、掛件均有涉及,創作時間上溯春秋、兩漢,下至清代,風格、形式、品類多樣。全場總成交率76.3%,總成交額達到2117.1萬元。
總體看來,玉器部分隨著國際市場的整體提高,顯然已經進入預熱階段,更多有代表性的精品玉器出現,同時,更多買家開始介入,鑒賞水平和收藏品味也得以逐步成熟和抬升。雖然百萬元以下玉器仍居多數,但少數精品仍然獲得不俗成績。
《白玉觀音大士》是此專場估價最高的器件,玉質潔白、溫潤、細膩、厚重,形象飽滿,線條生動、簡潔,是體現清代玉器選料精美、雕工精致的一件代表作品。買家激烈競拍,最終以280萬元成交。《清乾隆白玉獸面紋鈁》亦是一大亮點,仿青銅器型而作,樸拙中又不失清秀之氣,整件器物高雅渾樸,經買家反復爭奪,價格不斷攀升,最終以324.8萬元成交價格贏得該玉器專場價格冠軍。
瓷器雜項專場
瓷器雜項專場,匡時繼續遵循以往路線,以明清官窯瓷為主打,共165件拍品,成交總額7911.5萬元,成交率達到70.9%。
瓷器雜項是匡時的保留優勢項目,在品種多樣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提高器件質量和推出精品。此次備受矚目的扛鼎之作:雍正早期御制琺瑯彩藍地纏枝牡丹紋“萬壽長春”碗以728萬元成交價位居此專場成交價格榜首。清乾隆青花釉里紅海水云龍紋抱月瓶也是一大亮點,最終取得了313.6萬元成交價的好成績。此外,雍正青花纏枝蓮托八寶紋鋪首尊以296.8萬元成交,銅浮雕九龍紋燭臺以296.8萬元成交,斗彩開光粉彩花卉題詩文如意雙耳扁瓶以291.2萬元成交,清雍正粉青釉蓮瓣紋撇口瓶以268.8萬元成交,雍正暗刻海水青花龍紋碗以201.6萬元成交。
總而言之,匡時07秋拍不負眾望,拍賣前最受矚目的幾個專場和重要拍品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取得圓滿成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