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07秋拍:“國之瑰寶——中國當代藝術品專場”
翰海07秋拍:“國之瑰寶——中國當代藝術品專場”
翰海07秋拍:“國之瑰寶——中國當代藝術品專場”
此場云集了國內四十余位有突出成就的工藝美術師的六十多件優秀作品。其中包括紫砂器、瓷器、玉雕、硯雕、漆器、緙絲、古琴、紫檀家具八項,所選作品都是經過業界專家反復論證認可的作品。
其中一主題為“紫玉金砂—宜興紫砂壺名家作品”,均由紫砂界大師、名家提供的紫砂經典之作。其中有鮑志強、李昌鴻、顧紹培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高級工藝師的創作精品。鮑志強的《陶緣壺》為光素器形,以特制的清水泥制作而成。壺體吸收了漢代陶罐渾厚大氣的造型特色,并配以樸拙、粗獷的壺嘴和壺把,使其渾然一體。壺上裝飾孫鼎樸先生用金文書寫唐人杜甫《岳陽樓》詩,并陶刻裝飾于壺上。篆文取法于《周墻盤》銘文,書法結構嚴謹,線條流暢。此陶刻配于壺上,壺中有書,書中有壺,是紫砂壺、書法、陶刻合作的上乘佳作。
瓷器部分名為《御窯遺響—中國陶瓷名家大師新作》包括了景德鎮瓷器和鈞瓷兩部分。今年,是景德鎮得名于宋真宗“景德”年號(1004-1007)千年的最后一年,因此,此場拍賣有著不可復得的歷史紀年意義。參拍的作者可以說代表了景德鎮當今最高的陶瓷藝術水準;代表性的人物幾乎都參與了。此場包括王錫良、秦錫麟、戴榮華、陸如、王隆夫、李林洪等十幾位大師的力作以及華弘公司為中南海紫光閣定制的陳設瓷,足可稱為“當代官窯”。
玉雕部分名為《德比君子—當代玉雕大師雕和田玉精品》;以“揚州工”的代表人物顧永駿、汪德海和劉筱華的作品為主。其中汪德海大師設計制作的《白玉雕大千佛國》等作品為不久前全國“天工獎”的獲獎作品,可謂彌足珍貴。
硯雕匯集了端歙兩大名硯中的頂級作品。端硯有國家級大師黎鏗及琢硯名家劉演良的宋坑名品,歙硯作品以王耀、蔡永江、周新鈺三位制硯新秀為代表,所用硯石都為唐宋名坑名品,刀法、構圖一仍古法而饒有新意,當為書畫家的心儀之選。
古琴和緙絲已經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國家級大師王金山的緙絲作品《翠羽秋荷》,蘇州刺繡研究所藏已故國家級工藝大師徐紹青設計,五位高級工藝師歷時一年多共同完成的緙絲作品《牡丹通景屏》,不僅藝術性強,其工藝難度和文化含量更屬難得。當代制琴工藝大師王鵬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既有學院學習背景又有創新的代表性人物,此次推出的《蕉葉琴》形式古樸流暢、聲音優雅渾厚,歷時兩年多方可完成,彌足珍貴。
被明式家具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陳增弻先生譽為“當代清宮造辦處”的南通永琦紫檀珍品有限公司制作的十組紫檀家具,包括畫案、搖椅、鼓墩、寶座、南官帽椅等精品,所用紫檀木經過特殊處理,造型典雅華貴,做工精致細膩,手感如絲綢般柔滑,且采用無接縫制作而經高低溫不變形,被專家認定為工藝水平在明清宮廷家具之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