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朝古墓將入住“古亭” 計劃春節前完工
南京南朝古墓將入住“古亭” 計劃春節前完工
南京南朝古墓將入住“古亭” 計劃春節前完工
前不久,位于南京江寧鎮陳塘湖村的南朝貴族墓后壁被整體搬進了南京市博物館,把“家”安在了朝天宮的后山。昨天,記者在朝天宮后山看到,墓室后壁還被封存著,上面遮了一層厚厚的擋雨帆布。據了解,這座有著1500多年歷史貴族墓很快將搬進一個由仿古亭子構建的“新居”,從此再無風吹雨淋的后顧之憂。
去年11月,市博考古隊在江寧一處磚瓦廠的取土點發現了這座千年古墓。據專家介紹,這座南朝磚石墓內飾十分華麗,幾乎每塊墓磚上都有畫像,精美的蓮花紋、刻有青龍白虎的神獸紋以及雙手合十的仕女像讓人驚艷。值得一提的是,墓室后壁還有用蓮花磚拼成的兩座佛塔,這樣的結構設計在國內也屬罕見,堪稱南朝高等級的貴族墓葬。鑒于該墓葬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很高,再加上其原址已另有規劃,經過研究,市博進行了江蘇文物保護史上的第一次嘗試———對墓葬實行整體遷移。在測重、清理墓基、槽鋼加固等準備工作完成后,市博方面租用了承重50噸的起重機和大型平板車,終于將重達18.5噸的墓室后壁和鋼架順利地運到朝天宮后山。
“搬家”工作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市博還將給這個貴族墓構建一個“新居”。市博的工作人員昨天告訴記者:“很快,這里就將修建一個亭子,為墓葬撐起一把‘傘’。”前不久,部分南朝石刻的保護方案采用了“加頂加蓋保護”的方法,同樣是石質文物,市博的做法略有不同。該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次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是防止雨淋,風化對這種青磚結構墓葬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這次只是修建亭子進行加頂保護。如果將其封閉起來,那樣就沒辦法通風,里面的濕氣反而會引起腐蝕。”
之前,市博已經拿到了幾個設計方案,但都沒能通過審核,原因就在于建筑風格沒能和墓葬的朝代相統一。對此,這位工作人員解釋說:“亭子的建筑風格肯定要跟墓葬的朝代相符,也就是說要有南朝遺風,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出發點。”盡管具體的樣式還沒有敲定,但亭子的基本構架已經清晰。目前,墓葬的底部已經用水泥板加固,外加槽鋼固定,整體位置無需移動,亭子頂部和柱子則將統一采用木質結構。該工作人員說:“按照現在的設想,亭子頂部將由兩層木板構成,中間墊一層油毛氈,外層木板再涂上防水漆。材料方面,會采用防水性強且不易變形的杉木。”
據介紹,這個仿古亭子的最終設計方案近期就將敲定,并計劃于明年春節之前修建完成。屆時,前來參觀的市民們又多了一個欣賞南朝文化的去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