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田友雕塑《轟炸》捐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滑田友雕塑《轟炸》捐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滑田友雕塑《轟炸》捐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昨天,我國雕塑大師滑田友雕塑捐贈儀式暨畫冊首發式在南京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志軍和中央美術學院前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為安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滑田友代表作《轟炸》揭幕。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等出席儀式。
捐贈儀式設在紀念館的悼念廣場。廣場前方擺放著由銅質材料制成,重100公斤、高1米2的《轟炸》。作品雕塑的是一位母親仰面朝天,兩眼盯著空中狂叫的飛機,嘴巴微微張開,像在發出抗爭的吶喊,表達對侵略者強烈的憤恨。她右手緊摟懷中不滿周歲的嬰兒,左手牢牢地拉著幾歲大的兒子,在驚恐中奔走,躲避日寇的狂轟濫炸,作品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滑田友先生是江蘇人,是中國現代雕塑事業的開拓者之一。《轟炸》是抗日戰爭時期滑田友先生在法國創作的。1937年,滑田友聽到上海閘北被炸、南京淪陷、人民被屠殺的消息,悲憤不已,于是開始構思創作《轟炸》,1939年完成立體構圖稿,直到1946年才最終完成這件傾注藝術家對祖國和人民全部情感的史詩性作品。
紀念館向出席儀式的滑田友的女兒滑夏、滑玉頒發了捐贈收藏證書。滑玉說:“這部作品將永久擺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永久作為戰爭的見證,永久悼念戰爭的死難者,同時也祈禱永久的和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