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拍賣香港首拍精彩亮相 總成交1.783億元港幣
長風拍賣香港首拍精彩亮相 總成交1.783億元港幣
長風拍賣香港首拍精彩亮相 總成交1.783億元港幣
香港長風2007秋季暨首場拍賣會于11月25日在灣仔君悅酒店圓滿落槌,總成交額達1.783億元港幣。作為內地第一個赴港開展拍賣業務的拍賣企業,“長風拍賣”首次亮相香港就引起了業內轟動。
香港長風成立后首次拍賣,共推出“希望長安——西安美院作品專場”、“瓷器雜項專場”、“中國書畫”叁個專場,總成交率達75.7%,獲得了巨大成功。香港長風本次推出的“瓷器雜項專場”受到海內外藏家的關注,預展當天,國際頂尖鑑定專家朱利安·湯普生(Julian Thompson)先生再次來到預展現場觀摩,多位著名收藏家、港澳臺及海外眾多買家也相繼蒞臨現場。同時,“希望長安—西安美院作品專場”、“中國書畫專場”也受到買家的熱烈追捧,拍賣現場競價激烈。
在是次盛會推出的 600 多件珍品當中,徐悲鴻先生(1895-1953)一生唯一保存的《課徒畫譜》,在香港長風首拍當日,以20,700,000港元成交,博得全場掌聲雷動。該作品共180開,由徐悲鴻長子徐伯陽題跋,并由榮寶齋出版。《課徒畫譜》按內容分花果、走獸、禽鳥、人物四大類。各類別中,先生分別從淺入深,一步一步列出繪畫的重點步驟,每幅完成圖后,更會題詩其上,說明中國畫完成繪畫主體后并未結束,還需詩、書的配合和輔助。《課徒畫譜》以高價易主,代表著市場上對畫譜類作品的重視,中國書畫鑒定家蕭平先生盛贊《課徒畫譜》對中國書畫文化中的教育意義“這是一部悲鴻先生示範推廣新畫法的中國畫改革教材。是對于中國畫譜學的重要補充。”
中國書畫部份中,別具意義的珍品,國父孫中山先生遺作對聯墨寶以1,265,000港元拍出。國父先生雖不以書法名于世,但從其書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造詣。此對聯作品箇中亦有特別的故事,在歷史意義上彌足珍貴。
另一個書畫拍賣部份的亮點,就是范曾巨作《畫龍點睛》。此幅大小達192 x 503 cm的作品,為近年所見中范曾最大的作品,為作者旅居法國時所繪。此畫筆墨精湛,構圖生動,洵是難得,最后亦以6,325,000元港幣成交。傅抱石的《煤都壯觀》最后亦以6,670,000元港幣成功易手。此作是傅抱石先生以叁年時間繪成,先生以他的激情和超人手段,畫出了煤都的壯觀,也畫出了現代中國畫無比壯觀的前景。
作為香港長風首拍的重點拍品,明代銅鎏金大日如來佛像亦以高價易主。這尊形態莊嚴、造工精細的巨形明代銅鎏金佛像,是2005年北京翰海以1,100萬人民幣拍出的明代“銅藥師坐佛像”之后,市場上難得一見的巨型古佛像。此尊作品一出,現場買家便踴躍競價,價格一路攀升,經過買家反復爭奪,該作品最終以21,850,000萬元港幣的高價成交。
在瓷器雜項專場中,以6,911,500元港幣成交的青花葫蘆式雙耳扁瓶,成了全場亮點。此瓶為明永樂官窯創製瓶式之一,青花濃翠,底釉亮透,為不可多得的青花瓷器珍品。玉器作品中,一套八件的碧玉吉祥八寶亦以1,610,000元港幣成交,此套以碧玉雕刻而成的八吉祥,包括寶傘、寶魚、寶瓶、蓮花、白海螺、吉祥結、勝利幢、金法輪,造工精細,是難得一見的玉雕佛教法器精品。
另一件銅器珍品,雍正款夔龍耳宣銅罐,則被1,265,000港幣的高價拍出。對于這件雍正款夔龍耳宣銅罐,《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有明確記載。其中宣銅指的是以明代宣德爐的用料和冶煉方法為本。雍正皇帝明確指定“做宣銅的二件”,說明清宮造辦處製作本器時,在塬料和鑄造工藝上都努力遵循著宣德爐的法度。
香港長風首拍的成功,意味著內地拍賣品牌在亞洲藝術品拍賣的中心——香港占據了一席之地。香港既是鏈結內地與海外的一個紐帶,也是中國藝術品交易的重要舞臺。長風拍賣進軍香港,除了開拓香港本地的收藏市場外,更重要的是依託香港平臺,聚集臺灣、東南亞及歐美地區人氣,為長風拍賣的國際化戰略奠定基礎。長風拍賣將繼續努力,不斷拓展業務平臺,延伸客戶服務,為繁榮藝術品拍賣市場做出積極貢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