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女弟子吳瑞臻
齊白石女弟子吳瑞臻
齊白石女弟子吳瑞臻
時間:2007-12-05 00:00:00 來源:
名家
>齊白石女弟子吳瑞臻
 |
一代宗師齊白石(1863-1957),治藝立論之外,栽培后學也是其璀璨人生的光輝亮點,男弟子中以李苦禪、李可染為代表,女弟子則以「齊門四娣」為翹楚。其中楊秀珍是西北大學校長夫人,胡絜青是名作家老舍夫人,新鳳霞的夫婿是名劇作家吳祖光,本人更是名噪南北的評劇皇后,惟有吳瑞臻是美專出身青年學子,最受白石器重青睞。她曾追隨老人近二十年,卻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突然消失于藝壇。
「齊門四娣」之一
吳瑞臻(1915-2003)河北省灤縣人,父親吳湘浦出身舉人,以詩書鳴世。她自幼能歌擅唱,儀態端莊,曾被校刊選為「校花」。在省立師范讀書時,其繪畫才能初露頭角,在美術老師賈麓云指導和鼓勵下,于一九三一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受業于李苦禪、侯子步。稍后與王雪濤在同一所中學執教。
當年李苦禪對這位來家深造的青年稱為「奇女子」,對她的《石榴圖》用筆潑辣,形象生動,構圖合宜十分贊嘆,認為在花鳥畫,特別是寫意花鳥堪稱可造之才。為了令她的才華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李苦禪于一九四○年親自陪她拜見齊白石。年屆八十的白石老人看過她呈上的作品《鷺鷥》,高興地以湖南鄉音說:「好啊!」接著在畫作上題:「瑞臻女士乃借小館小門客也,為苦禪之高足,八十老人喜之,白石題。」自此成為齊白石入室弟子,每周登門接受大師的案教。一九四七年,李可染由徐悲鴻引薦拜齊白石為師。比較之下,吳瑞臻還算是師姐輩呢。
磕頭拜師那天,齊白石破例留她和家人共進晚餐,引得齊府看門的太監連聲稱奇。因為齊氏通常是用由鐵柜取出硬如磚石的糕點待客。黃苗子回憶五十年代去他家買畫,受到水果罐頭的優渥,臨走「買單」時,筆潤之外還加上罐頭錢。
用筆活活 無閨閣氣
在后來漫長的師徒學授的時光里,齊氏為她畫作題字題款、加裰補景,數量超過任何一位弟子,欣喜、器重之情可謂溢于言表。
例如對《八哥白菜》所題「作畫忌蠢板,貴放縱,無真有天份者不能為也;又忌過于放縱,過之者,則野狐禪也。此瑞臻女弟畫,恐過于放縱,因言及之,八十三歲白石老人題。」對作品稱贊有加的題詞則有「瑞臻女弟,用筆活活,余最喜之」,「瑞臻女弟作畫無閨閣氣」,「瑞臻女弟,若作男子,要算門人中之高足,因題數字,八十三歲白石老人題」等。陳半丁看過她的作品也稱贊:「瑞臻之畫巾幗不讓須眉,有吾師昌碩之氣勢。」白石老人遂賜其號為「碩」。
四十年代中期,吳瑞臻作品開始出現于北京中山公園、琉璃廠畫店中,她的中南海居室也時有仰慕者造訪。一九四五年端午之后,白石親自為吳瑞臻制訂畫潤:「每方尺二百圓,冊頁同。扇面二百圓、中者三百圓、大者四百圓,余另議。八十五歲白石老人代訂,乙酉端午后。」一九四四年吳瑞臻成婚,齊氏畫了一幅題有「瑞臻門客先生佳期」的《鴛鴦并蒂蓮》相賀,并且以證婚人身份到場祝賀……未久,這位堪稱未來之星的女畫家卻突然從京城畫壇消失,令后來的「齊門四娣」話題,成為三缺一的傳聞,對于吳瑞臻的名字和繪畫更是難知始末的空白。
孰料,五十年后的一九九七年,女畫家吳瑞臻的名字,突然浮現在天津畫壇,天津藝術博物館為她舉辦了規模可觀的個人畫展。六年后她在天津逝世。
日前我應邀出席有關她的作品回顧展和藝術研討會,拜讀了由過千件遺作中精選而出的八十多件作品,了解到畫家移居天津后的生活狀況。
她長年任教的三十八中學,和我的高中母校相鄰,可是命運就是不給我們相遇相識的機會。
水墨雙蟹得白石衣缽
討論發言時,我只提到她早期的兩幅作品。一幅是在寸草不生的窮山惡水之間,畫一只引頸長嘯的豺狼。任何花鳥畫家都不曾如此處理這樣的題材,答案也不難尋覓,想一想軍閥和日據時代的舊中國,年輕女畫家的膽識和用意讓人無法不折服。另一幅是常見的菊月肥蟹,水墨雙蟹十足是得自白石衣缽,大筆紅葉,借的是京城西郊的香山紅葉,又是一個出人意外、情理之中的創新。回想齊白石、李苦禪、陳半丁的褒掖之詞,至此方品味到越來越濃烈的滋味。
明年,吳瑞臻的作品將會南下香江,正在整理中的遺作,不知會再有多少令人欣喜之作,惟有屆時續說她經久被湮沒的另一半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