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畫派表現不同 今秋京津畫派復蘇強勁
三大畫派表現不同 今秋京津畫派復蘇強勁
三大畫派表現不同 今秋京津畫派復蘇強勁
一年一度的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今年前半場已經在北京基本結束。踴躍的舉牌,高漲的人氣,不斷被刷新的成交紀錄……接踵而來的利好,昭示著中國書畫市場即將全面復蘇。
秋拍之前,業界就普遍預測,行情將會有所好轉,這樣的判斷是基于資金的逐利性而作出的。股市從2005年底步入快速上升通道,樓市2006年重新價格高企,這兩個吸金大戶在中國書畫最困難的兩年,抽走了大量的資金。可以說,中國書畫遲遲不能恢復元氣,與之有很大關系?,F在,隨著股市在高位震蕩加劇,房地產市場有價無市局面的出現,一部分資金重新從里面出來,參與到中國書畫市場當中。
兩極分化明顯
從北京已經結束的秋拍情況來看,今秋市場大致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
古代書畫不斷走高,成為書畫市場的標桿。中國嘉德推出的《仇英赤壁圖》成交價高達7952萬元,成為有藝術品拍賣以來中國書畫的最高價。如此天價的產生,一方面得益于事先的大力宣傳,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個市場并不缺乏資金。
書法價格繼續高企,好字不如爛畫的傳統觀念被徹底顛覆。伊秉綬、何紹基、吳昌碩、康有為、于右任等人的書法,價格上揚之快,超出了所有最樂觀的想象。與此同時,拍賣公司也不斷在題材挖掘上下功夫,以期更深入地將其中的內涵呈現給買家。于是,文人書法、政要書法、金石家、畫家書法……書法板塊被不斷細分。條分縷析之下,買家可以從容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
兩極分化現象明顯,精品與否價格大相徑庭。自“非典”以來,書畫市場的大起大落,令大多數置身其中的人心有余悸。但事實上,即便是在最低迷的2006年,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壽、徐悲鴻等最前線畫家的作品并未受到太大的沖擊;包括一些所謂小名頭畫家的作品,只要作品足夠精,就不愁拍不出高價?,F在市場重新抬頭,買家們孜孜以求的自然還是這兩類作品,相反,那些畫得差的,或者名頭太小的,往往乏人問津,不是流拍,便是以極低價格成交。這種現象和趨勢,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三大畫派表現不同
近現代書畫方面,幾大流派走勢各不相同。
“非典”過后,京津畫派的作品在北京幾大拍賣公司的力捧之下最先噴薄,隨后海派畫家的作品也有了大幅度的上漲,與之相對應的是嶺南畫派的沉寂。而在過去的兩年里,京津畫派與海派一起沉淪,嶺南一派卻是風景這邊獨好。從今年秋拍的情況看,以齊白石領銜的京津畫派復蘇強勁,關山月、黎雄才領軍的嶺南畫派繼續穩扎穩打,而海派,除了陸儼少的作品有比較明顯的上漲外,其余均表現平平,包括剛剛過世的人物畫大師程十發的作品。
朵云軒1993年首拍的時候,第一件作品是豐子愷的山水人物,上面題了一句:一輪紅日東方涌,約我華人捧?,F在,下半場秋拍即將轉戰上海,有理由相信,隨著海派回到大本營,加上滯后的一個月時間,海派畫家的作品表現將令人關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