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秋拍亮點頻頻
匡時秋拍亮點頻頻
匡時秋拍亮點頻頻
北京匡時秋拍正在緊張的進行中,據了解,本次秋拍設有九個專場,即:明清書法專場、古代繪畫專場、近現代繪畫專場、百年遺墨——20世紀名家書法專場、古代佛教藝術品專場、古代瓷器工藝品專場、古代玉器專場、油畫專場、影像與雕塑專場,給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帶來新的驚喜。
古代佛教藝術品:宮廷民間流傳有緒
匡時成功舉辦了2006秋和2007春兩屆佛教藝術品專場,奠定了其在中國佛教藝術品市場的核心地位。秋拍專場亦是精品薈萃,成為市場新亮點。
清代宮廷造像仍以“六品佛樓”造像為代表。同時,也將推出鑄刻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大清乾隆年敬裝”款識的十一面觀音像、藥師佛像等宮廷造像,共計16尊。
明清書法專場:千秋筆墨競風流
今春匡時推出的“文字的力量”——中國書法專場,帶動了書法的收藏市場。在此基礎上今秋共甄選出明清諸家精品180余件,從明代的邢張董米到清代的翁劉成鐵,各個時期代表書家一應俱全。
董其昌74歲時為江南名士陳則梁所書《行書顏氏家訓》卷,鴻篇巨帙,布局疏朗勻稱,用筆圓勁秀逸中又不失古樸平淡,為其晚年回歸顏真卿之力作。
“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輩出
二十世紀風云變幻,書壇作為歷史的縮影也見證了這可歌可泣的百年。這一專場涵括有吳昌碩、孫中山、陳獨秀、梁啟超、黃賓虹、林語堂、胡適、老舍、茅盾、周作人、齊白石、徐悲鴻、郭沫若、謝無量、弘一、于右任、沈尹默、沙孟海、林散之、趙樸初、啟功等各家精品。
近代繪畫:嚴格把關精益求精
近代繪畫市場經歷了兩年的低潮之后,從今年開始呈現回暖的跡象。張大千在“偕樂園”所作的《松崖逸士》,潘天壽畫給原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的指畫《雞石圖》,黃賓虹晚年山水精品《桐廬紀游》,傅抱石筆墨紛披的《聽瀑圖》,吳昌碩金石韻味的《竹溪品茗》,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瓷器雜項:優勢項目穩中求進
瓷器雜項專場,是匡時的保留優勢項目。本次秋拍瓷器,匡時仍將繼續前幾場以明清官窯瓷為主打的路線,專場上拍近300件藝術品,每一件都經過精心甄選。其中清代雍正、乾隆御窯佳品最引人關注。
雍正早期作品御制琺瑯彩藍地纏枝牡丹紋“萬壽長春”碗將為專場扛鼎之作。
玉器專場:美玉薈萃古香比德
玉器單設為“古香比德”專場是本次秋拍的新亮點。百余件明清美玉匯集本專場,禮器、飾品、擺件均有涉及,創作時間由春秋、兩漢至清代,其中為數不少的“乾隆玉”佳作。
乾隆玉為中國玉雕發展史的高峰。玉料多取自和田,題材層出不窮,既有迎合乾隆皇帝好古情懷的仿商周青銅器造型紋飾的仿古器,更有結合前代工藝技巧和外來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本次玉器專場中的清乾隆白玉獸面紋鈁,為乾隆朝宮廷玉作坊仿青銅器型之作,渾厚樸拙中又具清麗爾雅之趣,意味深長。
油畫專場:三大看點精彩紛迭
本場拍賣的重頭戲——陳丹青曠世名作1980年《西藏組畫 牧羊人》。此畫堪稱中國百年油畫史上里程碑,關于此畫的介紹和研究連篇累牘,數代學畫人無不受其影響。陳丹青的“西藏組畫”雖有七件,但在市場上露面的,僅此一件,不容錯過。
影像與雕塑專場:當代藝術耳目一新
將雕塑和攝影獨立成篇,新增“中國當代藝術 雕塑攝影專場”也是今秋匡時的一大創舉。
影像板塊中榮榮、海波、洪磊、韓磊、王寧德、趙半狄、白宜洛等藝術家均有重要作品上拍。繼春拍中向京作品《彩虹》創下286萬的成交記錄后,本場又有向京重要作品《寂靜中心》上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