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寺里金石芬芳
報國寺里金石芬芳
報國寺里金石芬芳
王鈞可說鼎鼎大名。身為北京收藏家協會常務副會長的王鈞是“文革”后首批研究生,師從史學大家徐中舒先生和古文字大家李學勤先生。深厚的學養浸潤,使王鈞的收藏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王鈞青少年時家里收藏豐富, “文革”后,王鈞把家族收藏的堂號“愛箴堂”改稱“遺箴堂”,即原來“愛箴堂”遺留之物。在“文革”后的收藏熱潮中,王鈞節衣縮食,憑借自己深厚的鑒定知識,不斷搜求到歷代文化藝術精品,成為全國聞名的收藏大家。
王鈞收藏的門類品種較多,“文革”后退還的一萬多件藏品中,碑帖、冊頁、尺牘、古錢、古籍占了絕大部分,他的收藏當時就是國內重量級的。又經過二十多年的尋求,現在的收藏更是蔚為大觀:一萬多種碑帖拓本,90%以上都是未經割裁的整張拓片,與割裱后的裁剪本相比,更能體現原碑面貌,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他收藏的拓本,在全國國有博物館里也只有幾家比他的碑帖收藏數量多,更有不少彌足珍貴的拓本。著名的西安碑林收藏碑刻最為豐富,他藏有全部整張拓本,全國著名的曲阜、關林、千唐志齋等十幾大宗碑刻收藏集中地,他只有三宗收藏不全,其他都有全部拓本,這幾乎是個奇跡。
碑帖拓本,是金石學研究的大門類,現在這門學科門庭冷落,精通者更是屈指可數,碑帖收藏如陽春白雪,高雅得讓大多數人卻步。為擴大碑帖收藏的影響,讓更多的人感受中國傳統書法的魅力,王鈞去年在報國寺和兩位藏友一起舉辦的碑帖展覽,讓更多的人也開始了解和喜歡碑帖收藏。為什么會在報國寺舉辦?王鈞給予了報國寺高度評價。他認為,報國寺收藏市場的管理者是有文化追求的人。同時,報國寺紙質藏品的數量、種類、質量都在國內首屈一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