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書之樂
淘書之樂
淘書之樂
盤點我在報國寺的得失,各占一半吧,因為我從未當過第一撥淘書客,每次都是日上三竿才悠哉游哉地乘854路空調車姍姍遲來,好書便宜書早被別人掃蕩得差不多了,我只能憑著高人一頭的版本知識,在掃過的書堆里再細心地掃一遍,果然掃得不少珍本。《紅玫瑰》是大部頭的蝴蝶鴛鴦派刊物,別人都不敢碰,我先是出巨資購下此刊第六卷36期。我清楚這36期的奧妙,本人亦不私密,寫成《紅玫瑰三十六期封面畫:寫盡世間眾生相》,圖文并茂地在《中國收藏》雜志發表。然后,我把剩下的《紅玫瑰》如數買下,當日正巧有兩位臺灣朋友相伴,我錢沒帶夠還向他們告貸,陪他們逛遍了全寺大大小小書屋書攤,中午在寺旁的小館吃老北京炸醬面,這樣的淘書景致如今已是“此情只待成追憶”矣。
張愛玲作品的初發刊物,是我集書的專題,我在市場一書屋見到一沓《太平洋周報》,乃淪陷時期上海所出雜志,感覺里面可能有張的文章,又不能翻得太細,以免被賣家窺去了心思,略一議價,全份買下,回家一翻,果然被我翻出張愛玲所作《借銀燈》,雖代價不菲,亦覺物有所值。我的這個專題現僅差一種,報國寺還能助我一臂之力否?
新中國成立17年間的經典革命小說、老北京風土掌故資料書刊,是我搜書的另兩個專題,這兩個專題我得益于報國寺書攤多多,像精裝本《北平旅行指南》、《賽金花本事》、《庚子西狩叢譚》,精裝初版《創業史》很少見的,也被我淘得。
事到臨頭犯糊涂,有時就難免留有遺憾。就拿2003年春天“非典”時的一件事說吧。那天我10點鐘入報國寺收藏市場,已經算晚的了,可運氣來了,一個攤主從箱子里拿出三冊《大美畫報》,大開本,封面是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要價每冊300元。我跟他還價說200元一冊,他說不行。轉了一圈,我跟他說:“蔣介石我不要,那兩本給你500元”,他不干非要價570元,我還到550元(其實就差20元錢)。那人堅不讓值,我一賭氣又轉攤兒去了,心想再耗你一會兒你繃不住就得按我出的價賣給我。大約半小時后再去,攤主說賣掉了而且三本全賣掉了。回家一查資料,《大美畫報》確是稀見之物!自己悔恨不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