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動畫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中國傳統動畫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中國傳統動畫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法國漢學家紀可梅眼中的中國動畫
11月27日專電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巴黎中國電影資料中心主任紀可梅女士的推動下,不久前在巴黎舉行的第三屆“我的第一個電影節”特設了中國動畫影片單元,放映的30多部中國動畫片受到法國小觀眾的熱烈歡迎。日前,漢學家紀可梅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她對中國動畫產業的看法與期望。
紀可梅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她熱愛中國文化,對中國戲劇、電影、動畫等都有很深的研究。1979年,她首次參觀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拜訪了中國動畫界泰斗萬氏兄弟,從此便“癡迷”起中國動畫電影藝術。
在談到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歷史時,紀可梅說,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堪稱中國動畫片的“黃金時期”。萬氏兄弟先后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等多部高品質動畫片,引起巨大反響,標志著當時的中國動畫藝術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直到上世紀70至80年代,中國動畫作品一直保持著獨有的繪畫特色,體現了花樣繁多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剪紙片、木偶片、撕紙片、水墨片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隨著美國迪斯尼動畫片和日本動畫片的大量涌入,中國動畫業飽受沖擊,一度低迷,直到今天中國動畫創作都帶有太多美日動畫片的痕跡。
紀可梅高度贊揚了中國老一代藝術家創作的動畫片,認為“哪怕一部短片都讓人耳目一新,因為它融合了中國豐富的藝術形式”。她引用萬氏兄弟老大萬籟鳴的話說:“中國有些古老藝術是很好的,應當利用西洋技術來表現中國藝術。中國人、中國動畫片應該有自己的風格。”
紀可梅以法國為例,回答了如何面對動畫業中存在的國際競爭。她說,20年前法國動畫產業同樣受到來自美國的沖擊,面對這種情況,法國政府決定出資幫助本國包括動畫片在內電影的拍攝、制作和發行。目前看來,這種做法收效良好,“現在法國是歐洲唯一一個電影產業持續發展的國家,動畫產業的發展也令人矚目”。
紀可梅提到,目前在國際動畫市場上流行的“預售”做法值得借鑒,即一部動畫片在開拍之前,先制作一段樣片拿到國際動畫市場上吸引潛在買家,在拿到預售資金后再開始拍片。這種做法在籌得資金的同時,也降低了風險,可謂一舉兩得。
紀可梅還特別提到,兒童是電影的未來,他們的興趣決定了電影的發展。據她介紹,為培養兒童對電影的興趣,法國一些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到影院觀看影片,然后回到課堂上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討論。影院方面則會在價格上提供最大優惠。
在談及“我的第一個電影節”時,紀可梅說,雖然聽不懂漢語,但法國兒童完全能夠領會動畫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并會隨之或喜或悲。電影節結束后,法國、瑞士、意大利等國的專業人士紛紛與她聯系,希望能夠讓中國動畫片在更多的電影節上亮相。
紀可梅說:“中國兒童現在看不到中國動畫老片,實在是一大憾事。老片其實是一筆珍貴的財富,值得傳承發揚。”她建議中國應該“發掘中國傳統故事,采用傳統藝術形式制作純正的中國動畫片,讓全世界的大人和孩子了解中國的精彩文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