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早期前衛藝術再現廣州
中日早期前衛藝術再現廣州
中日早期前衛藝術再現廣州
時間:2007-11-28 00:00:00 來源:香港大公報
名家
>中日早期前衛藝術再現廣州
學術性展覽「浮游的前衛─中華獨立美術協會與1930年代廣州、上海、東京的現代藝術」現正在廣東美術館展出至明年一月六日。大量上世紀三十年代涉及中、日前衛藝術交流史的珍貴原始文獻首次面世,還有七十余件油畫原作及實物展品同場展出,完整地呈現了中國早期前衛藝術活動的面貌。
走進展廳,迎面而來的是兩個巨大的橙色「漏斗」。展廳的兩個大天窗被橙色的幔布包裹起來,看上去與「漏斗」十分相似,墻上則貼著不少老照片的放大圖,渲染出一種懷舊的歷史感。而展廳一角還特意設置了讀書角,一套1926年至1945年上海《良友》畫報影印本供觀衆翻閱,幫助他們增加對三十年代都市文化氛圍的理解。策展人蔡濤表示,由于文獻展對光線的要求與普通展覽不一樣,「漏斗」的作用就是去除自然光,轉而采用比較弱的人工照明光線。
以文獻為主的展覽對廣東美術館是一個新的嘗試,館方特別邀請了日本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副館長西野嘉章擔任展覽的學術顧問。蔡濤表示,西野嘉章是文獻類展覽的專家,在策劃布置該類展覽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善用多種手段使枯燥的文獻富有現場性和感染力。而展覽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展品是文獻,包括畫冊刊登的作品圖片、文字資料、舊照片等等,館方希望觀衆走進展廳,就彷佛走進時光隧道,感受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氣氛。
「中華獨立美術協會」成立于1935年,其創作成員來自廣東的李東平、梁錫鴻、趙獸等西洋畫畫家,協會成立后他們在東京、廣州、上海等地展開了一系列的藝術活動,鼓吹超現實主義和野獸主義藝術,通過舉辦展覽、籌辦刊物、組織研究所、開展現代美術教育等多種方式試圖開拓影響力,但協會僅存在一年即告解體。「浮游的前衛」就是追蹤這批青年藝術家們成長的足跡,在歷史文獻和現存同時代作家的作品序列中重構當時的現代藝術氛圍。展覽還旁涉二科會(日)、獨立美術協會(日)、前衛洋畫研究所(日)、決瀾社、青年藝術社、現代版畫會等同時代現代美術團體,以及中華獨立美術協會部分成員在建國后的藝術歷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