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面圓形瓦當
獸面圓形瓦當
獸面圓形瓦當
筆者收藏的這枚獸面圓形瓦當,直徑為10.5厘米,為一貓面形:其一雙貓耳高高聳立,十分機警;一對圓鼓鼓的眼睛,更是惟妙惟肖;鼻子恰好處于五官中心位置。有人說是虎頭型,筆者不以為然:貓是百姓家中的寵物,也是有名的夜游神,千百年來為捕捉害鼠,習慣于晝伏夜出,行走攀爬于屋宇瓦當之間,在瓦當上出現貓的形狀,完全在情理之中。
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中國建筑用瓦當,當始于西周,從西周到明清各代,瓦當在樣式、文字和花紋上都有變化。西周、戰國時的瓦當多是半瓦當,戰國晚期開始出現了圓瓦當;這時期的文飾有饕餮紋、樹形紋、卷云紋、山形紋;秦漢時的圓瓦當文飾有鹿紋、云紋、葵花紋,一般都用十字形雙線欄格把瓦當分為四部分,中心有一圓紐;還有帶文字的,常見的有“萬歲”、“長樂未央”等。漢代瓦當文字、種類較多,有一字到十幾字不同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瓦當也多為圓形,多用云紋;隨著佛教的流行,瓦當中蓮花紋占有相當的比重。隋唐五代以及北宋時期,瓦當仍大量以蓮花紋為主要圖案,但蓮花瓣漸漸變為長條單瓣形。宋以后,蓮花紋瓦當逐漸減少,而獸面紋瓦當漸漸占據主要地位,并傳播到北方的金、遼、西夏。這一風格一直延續到元、明、清。而明清宮殿建筑多用蟠龍紋。
據了解,筆者的這枚獸面圓形瓦當,來源于烏魯木齊一廢棄的古代建筑?!缎陆畾v史文物》一書中,記載了在奇臺、吉木薩爾一帶,曾出土過漢代的云紋瓦當和唐代的蓮花紋方磚。而獸面圓形瓦當的發現續寫了新疆隋唐以后瓦當文物的新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