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兒——李怡蓉油畫展今下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
心花兒——李怡蓉油畫展今下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
心花兒——李怡蓉油畫展今下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
時間:2007-11-23 00:00:00 來源:
名家
>心花兒——李怡蓉油畫展今下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隆重開幕
 |
《心花兒——李怡蓉油畫展》2007年11月22日下午4點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 上海市文廣局領導、國外駐滬領事等以及在上海的各界來賓參加了開幕式。
這是一個具有時尚感的畫展。畫家富有想象力地以畫筆講述了花的感情經歷。走進展廳,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色彩鮮艷的巨幅油畫《蘭葉子》、《涅槃》和組畫《麗人行》等。千姿百態在自然界中也難以看到的奇花異卉,彌漫著如夢如幻的神秘色彩,流露出純真、熾熱、幽婉的情感,也洋溢著清新的時尚氣息。
展廳中央是一棵花樹,枝丫上開滿的花兒,是李怡蓉用自己的畫制作的絲巾扎成。
開幕式中間,模特兒還將演示這些絲巾飾物,以及李怡蓉專為有情人設計的一種杯子“我的眼睛里只有你”。模特兒將在繪畫作品前優雅地行走,穿行在觀眾之中。畫展將營造出藝術與生活交融、作品與觀眾交融的現代藝術氛圍。
開幕式的日子是個巧合,恰是西方的感恩節。李怡蓉說,這些年來,她從云南來到上海,得到許多人的關心和幫助,這個畫展也是她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云南是花的天堂,李怡蓉出生在那里。她從小酷愛繪畫和音樂。她會演奏小提琴、鋼琴以及葫蘆絲、巴烏等多種云南少數民族樂器。從云南藝術學院畢業后,她成為云南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成功主持、策劃一系列有影響的欄目和大型晚會,并榮獲全國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5年前,她來到上海,成為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節目主持人。遠離了“花之天堂”,來到了上海大都會的繁華世界,工作閑余,她常常在家中畫畫,畫出了一片屬于她心靈的“花之天堂”。
2年前的11月,李怡蓉在上海美術館舉辦了她在上海的首次個人畫展。畫展的名稱為《女人男人都是花》。她那些風格獨特、感情熾烈的作品首次亮相于上海美術館,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藝術大師程十發說,她“給上海畫壇平添了春色和新意”。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施大畏看了她的作品后說:“她的畫意純真,真誠地袒露著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幻想、拼搏、成功后的迷惘,失敗里尋找希望。她把熱情熔在了花里,她把希望寄托在絢爛的畫布上。在一個無人干擾的世界里享受著那一種神圣的安寧。”
2年來,她又不斷創作了一系列以花為題材的作品。不少著名的藝術界前輩和藝術評論家看后覺得她的作品更具藝術魅力和現代感。
畫展中,她的80件油畫作品講述了“花兒”在感情經歷中的心語,分為“驚蟄”、“涅槃” 和“輪回”三個章節。在創作這些畫的同時,她斷斷續續地寫下了“心花兒”的散文詩:“在我心的深處,舞著花兒的精靈,漾著花兒的幽香,映著花兒的悲喜輪回……”從花兒遇見了春風而萌動,直到為愛而“涅槃”,而“重生”,感情熾烈幽婉,透著人生大喜大悲,也透著對愛、對生命的感悟。
著名藝術評論家陸蓉之說,李怡蓉筆下的不是在大自然中找得到對應的花草,而是她想象出來的花草圖騰,用來隱喻人世中的感情世界。因而有純真無邪的抒放,有纏綿悱惻的愛戀,有肌膚交親的歡與痛,有因為思念而魂牽夢縈的迷惘和憂傷。
著名油畫家、上大美院院長邱瑞敏分析道,她畫的花色調豐富,色彩明朗,有時用熾熱的色塊烘托火一般的熱烈情感,有時以淡雅的調子呈現一種和顏悅色地柔弱之情,有時用絢爛艷麗的光與色展示靈秀的美姿,有時則以深沉的灰暗顏色來表露深不可測的煩惱和憂慮的心態。她畫花取材獨到,多般運用奇花異草的千姿百態,組合成有機的畫面,強調整體構成,并布局各異,使之形成視覺的沖擊力。
邱瑞敏認為,李怡蓉的畫找準了自己的品格定位,找準了自己的感情寄托,找準了自己的個性取向,找準了自己的藝術方向。
《心花兒——李怡蓉油畫展》由上海劉海粟美術館、滬港文化交流協會、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主辦。這個畫展的開幕式,也是薈萃了李怡蓉油畫作品和散文詩的《心花兒》出版首發式。
展期至11月25日結束。
 |
|
|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黨委書記、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致辭 |
|
|
| 展廳中央是一棵花樹,枝丫上開滿的花兒,是李怡蓉用自己的畫制作的絲巾扎成。 |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