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昨天在南博的特展上,一位市民正在展臺放大鏡前入神觀賞廣陵王璽金印。
昨天,由南京博物院和本報聯合評選的南博“鎮院之寶”首次集體亮相。
南京博物院與本報共同舉辦的甄選“鎮院之寶”活動圓滿結束,昨日下午,18件評出的“鎮院之寶”首次集體亮相。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主持開幕式,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出席了開幕式,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王彗芬女士致開幕詞,本報總編輯劉守華致詞。參加開幕式的還有南京博物院前院長徐湖平先生、南京大學教授蔣贊初先生、東南大學教授潘谷西先生、本報副總編周桐淦等。據悉,本次特展將展出10天,至29日結束。
(圖為十八“院寶”。詳細介紹請登錄http://www.yangtse.com/zt/nbpx查看)
42萬件里挑18——
本報萬名讀者參評“院寶”
南京博物院有42萬件藏品,哪些最具代表性?建院70多年以來,一直沒進行公開評選。今年7月以來,南京博物院和揚子晚報合作,請廣大公眾與專家一道評選“鎮院之寶”。7月28日起,揚子晚報開設“評寶”專欄,上萬名讀者采取手機(小靈通)短信及網上投票的方式參與, 初選20件作為“鎮院之寶”的候選藏品。南博組織專家和各界人士反復研討,最終18件文物成為“鎮院之寶”。
一次只進100人——
破例借來“十運”安檢門
為了特展的安全,南博此次破例從省公安廳借來了曾經在十運會上使用的安檢門,記者看到,十多名安檢人員認真地對每一位觀眾進行安檢和維持秩序。
南博工作人員說,“鎮院之寶”特展一次只能進100人觀賞,這樣才能保證觀眾參觀的效果。
白發妙齡皆驚嘆——
“登峰造極,感謝南博,感謝揚子”
一位72歲的老教師看了本報報道,前天就提前來到南博,一問還在布展,昨天特地趕早又來。老教師看了展覽十分激動地說,“真是登峰造極呀!我們有如此燦爛的文化真讓人驕傲”。他說,過去也曾看過幾件,但這次集中亮相機會非常難得。
兩位女大學生在觀看沈壽繡品《耶穌像》,她們是南京財經大學大四學生,中午11點鐘就趕來了。沈壽是她們家鄉南通人的驕傲,這幅繡品太美了:“這樣的機會真的難得,感謝南博和揚子晚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