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在這里”走訪柏林藝術工廠區側記
“藝術,生活在這里”走訪柏林藝術工廠區側記
“藝術,生活在這里”走訪柏林藝術工廠區側記
時間:2007-11-21 00:00:00 來源:東方網
資訊
>“藝術,生活在這里”走訪柏林藝術工廠區側記
 |
柏林,這座被建筑工地淹沒的城市,這座經歷最真實的分裂痛苦的城市,這座仍然外表破舊的城市,在藝術家的眼里卻是完全另一番景象。相對于紐約、巴黎的高物價,這里的生活顯得如此舒適,你很難在另一個發達國家的首都找到租金這么便宜的藝術工作室,還有這么多志同道合的藝術青年。藝術總是需要碰撞,才能迸發出火花;藝術總是渴望包容,才能無憂無慮地成長。柏林,提供了這一切,在這里大大小小上百個藝術家聚居區里生活著可能在一夜之間就一鳴驚人的年輕藝術家們,他們給這座燈光昏暗且略顯老態的都市帶來了嶄新的活力。
柏林墻倒塌后的18年,是柏林痛苦整頓的18年——秩序需要重建,房屋需要整修,人們要過日子。東部柏林的低廉物價和大量空置房屋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前來落戶。從前東德市中心的奧古斯特大街到曾經的“猶太區”,從前警察機關到偏遠的機場,藝術之花在一間間簡陋的工坊里悄然盛開。
從審訊中心到藝術天堂
位于柏林東北郊的維森湖畔矗立著一幢典型前東德風格的聯排房屋,門口的指示牌提醒著路人,這里曾是審訊關押犯人的場所?;椟S的路燈,厚重的大門,周邊凄冷的環境都沒有嚇退藝術家的熱情,當年的審訊中心早已換上了靚麗的新名字——“歐洲創意中心”。
工作人員彼得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大約有200多名藝術家在這個藝術區租用了工作室,當年的歷史遺跡成了賣點。在他的指引下,記者走訪了幾位藝術家的工作間,房間并不大,家具也顯簡陋,但是對于囊中羞澀的藝術青年來說已是上上大吉了。兩人合租一間30多平米的工作室,加上水電暖氣,每人每月只需要花費100多歐元,這比柏林的租房價格要便宜不少。而且這里屬于市郊,周邊非常安靜,藝術家的創作不會受到任何干擾,只要租上一間工作室,住宿和工作場所就都解決了。
據記者了解,目前還沒有中國藝術家在此落戶。彼得在采訪結束時,故作神秘地把記者拉到旁邊,表示如果有中國藝術家愿意來此安家的話,只要說是記者介紹來的朋友,他可以在租房價格上給予優惠,兩個人一間工作室,每月一共100歐元就搞定。
小眾品牌的誕生
當年東德市中心的奧古斯特大街,一度是暮氣沉沉的柏林的寫照——斑駁的外墻、破損的人行道和冷清的街面。如今這里已經是藝術區中的“高端品牌”,在這里居住的都是小有名氣的藝術家,在柏林的藝術圈中甚至有這樣的說法,不能在奧古斯特大街占有一席之地,就不算成功。
在這里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工坊,記者遇到了庭院設計師馬克·布澤爾,與那些還在發愁自己的作品究竟能否在畫廊中展出的藝術家們不同,布澤爾的團隊已經承接了不少庭院設計工程,進入了“小康”時期。據他介紹,在當代藝術工坊里的藝術家基本上都是同樣的層次,他們的作品在市場上已經要價不菲,只要有任何一家知名畫廊或者藝術展收購他們的大作,“錢途”就一片光明。以布澤爾的庭院及環境設計為例,其服務對象主要是歐洲國家的上流人士,單一項目的費用都要上萬歐元,因而他的設計品牌的適用范圍非常小眾。
記者隨后走入了距離藝術工坊不遠的一家服飾小店,這里的服裝品味不凡,但是同樣價格不菲。據店主介紹,她的顧客包括了一些演藝明星和節目主持人,他們不喜歡批量生產的名牌服裝,更鐘愛獨一無二的設計元素,因而上千歐元一件的價格正是針對他們而設計。要知道在同樣價格下,已經可以買到世界頂級名牌的當季產品。藝術與小眾的結合,是這些藝術家的追求。
淘金中國當代藝術
柏林并不僅僅屬于西方藝術家,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在近幾年逐漸成為西歐藝術畫廊的新寵。在索菲大街21號,記者找到了在北京和柏林兩地開有畫廊的“空白空間”。與一般畫廊不同的是,這里展出的作品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國制造”,一些知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如方力鈞等在這里經常得到展示的機會?!翱瞻卓臻g”的創立者奧克斯女士告訴記者,在北京酒仙橋地區的分部其實才是這個畫廊的核心產業,他們負責發現具有潛力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并向德國以及西歐國家推介。從目前來看,中國當代作品在歐洲的接受度相當之高,大大出乎最初的預料,一般單幅畫作的成交價格都可以達到上千歐元的水平。
奧克斯女士在閑聊中表示了她對于“藝術在柏林”的看法,她認為一個城市要成為藝術中心需要城市本身的吸引力、合理的基礎生活條件以及成熟的藝術品消費和鑒賞市場。說穿了,藝術家也需要生活,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獲得公眾的認可,從而躋身藝術名流的行列。而柏林大大小小的畫廊和藝術中心正是為這些曾經窮困的藝術家提供上升平臺的場所,對于中國藝術家來說更是如此。以前在百老匯有句話叫做“如果我能在此成功,我就能在任何其他地方更輝煌”,如今這句話用在柏林身上也頗為合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