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局叫停國寶拍賣
北京文物局叫停國寶拍賣
北京文物局叫停國寶拍賣
時間:2007-11-20 00:00:00 來源:武漢晨報
拍賣
>北京文物局叫停國寶拍賣
據《揚子晚報》報道 精美程度堪稱國內第一的“中華第一帶鉤”,底部銘文至今仍未破解的兩件“光武帝劉秀御用漆器”,及身世至今是個謎的青銅器四羊方壺等四件海外回流國寶,總估價超7000萬元,原定于11月拍賣。18日因來源問題,被北京市文物局叫停。
記者18日從北京拍賣界相關人士處得知消息,這四件珍稀“國寶”可能是因其來源遭質疑,與國家對古文物的拍賣政策相違背,被北京市文物局叫停。四件國寶曾在上海和北京預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四件國寶,是從兩位旅居海外多年的收藏家手中征得。據收藏家描述,四件國寶均是抗戰后從內地流傳到海外的。17日在北京拍賣會開展第一天,四件文物被勒令封存,不能與買家見面。北京市文物局沒有詳細公布禁拍理由,有拍賣界人士透露,“撤拍可能是對其來源有不同看法,國家文物局對古文物、出土文物的拍賣一直比較慎重。”
■鏈接
“中華第一帶鉤”學名九鑲帶鉤,長28厘米,寬4厘米,經歷二千多年的歲月沉淀,其上的五塊純金螭龍,依然金光燦爛,帶鉤通體用錯金銀工藝包裹,線條細膩、紋飾繁復,代表了中國古代金屬工藝的最高水準。對其制造年代有不同說法。有專家認為帶鉤產自戰國,帶鉤上鑲嵌白玉,是戰國古玉,白玉上的轂紋,是戰國最典型的裝飾紋飾。也有專家認為,帶鉤上錯金銀的技術,是西漢早期的技術,所以帶鉤應是西漢早期產物。
四羊方壺的藝術風格與故宮現存的國寶青銅器蓮鶴方壺有相似之處,雖然器高僅37厘米,寬19厘米,但紋飾極其繁縟,器耳下各鑄一似虎形的怪獸,壺蓋為一塊與器口相吻合的銅板,蓋上四角各鑄有一只飛鳥,展其雙翼,引頸欲鳴,姿態生動,應為春秋時期小件青銅器中的精品。
兩件漆器分別名為彩繪錯金銀瑞獸紋漆簋和彩繪云氣紋貼金漆耳杯,從漆器的紋飾風格和銘文內容判斷,應為東漢皇家御用之物。目前故宮在收藏的漆器中,尚無類似形制的器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