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鼠金銀紀念幣市場展望
(戊子)鼠金銀紀念幣市場展望
(戊子)鼠金銀紀念幣市場展望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7年10月23日發(fā)行2008中國戊子(鼠)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13枚,其中金幣7枚,銀幣6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主要規(guī)格有1/10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1/10盎司圓形金質彩色紀念幣、1/2盎司梅花形金質紀念幣、5盎司長方形金質紀念幣、1公斤梅花形金質紀念幣、10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1盎司圓形銀質彩色紀念幣、1盎司梅花形銀質紀念幣、5盎司長方形銀質紀念幣、1公斤圓形銀質紀念幣。
2008中國戊子(鼠)年金銀紀念幣是生肖紀念幣的延續(xù)項目,顯然在發(fā)行規(guī)格和發(fā)行規(guī)模方面幾無變化,與其它生肖品種相比,戊子(鼠)年金銀紀念幣在題材方面有哪些特點?后市走勢將會怎樣呢?
鼠乃生肖吉物,題材引人關注。
十二生肖中,以鼠、龍、虎、猴、豬等最為惹人喜愛。其中生肖鼠在十二生肖中排行老大,位尊第一。
鼠既是一種具有生命現(xiàn)象的靈性動物,又是一種文化性動物。在人鼠共處的歷史長河中,鼠是開創(chuàng)世界、營造物質天地的文化英雄,是一種頑強生命力的象征,是財神、多子多孫和人丁興旺的象征。鼠文化是中華民族神話時代的產物,是文化業(yè)績的曲折投射,是人類開創(chuàng)世界、征服自然的藝術反映。我國民間認為鼠是一種吉祥物,藏品市場中大凡與鼠相關的一些收藏品,市場表現(xiàn)往往較好,以生肖鼠金銀幣為例,目前市場價格普遍高于其它品種,優(yōu)勢較為明顯。
市場預期甚高,高開已成定局。
隨著金銀幣市場行情的不斷發(fā)展,與去年豬年系列金銀幣發(fā)行時期相比,目前市場各種生肖系列的金銀幣價格普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價格最低的彩金雞也已經上漲到了2600元。此外,與去年同期相比,黃金和白銀的價格又有了很大幅度的上漲,這樣就有可能導致今年的生肖鼠的零售指導價格會高于去年生肖豬的零售指導價格。
具體從目前市場生肖紀念幣的成交情況來看,彩色生肖金銀幣的平均價格在4000元以上,本色生肖在2800元左右,而大規(guī)格的1公斤銀幣則在10000元以上,因此,鼠年生肖的面市價格將很難低于目前市場的平均價格水平,高開已經成定局。據(jù)悉,目前主要品種的期貨價格均已經熱炒。其中彩色金銀老鼠的期貨價格為4300元,本色金銀老鼠2850元,1公斤老鼠10500元,預計老鼠的面市價格比期貨價格略高,較去年生肖豬的發(fā)行價格將大幅提高。
賀歲品種繁多,生肖幣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正在被削弱。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完整文明歷史的禮儀之幫,禮儀文化淵源流長,而每到歲末年初,是中國人走親訪友的高峰時期,同時也是金銀幣市場的禮品銷售旺季。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禮品需求也呈現(xiàn)不斷增大、檔次不斷提高的的趨勢,為滿足市場的需求,相關部門每年都在開發(fā)大量的新產品,因此,除了傳統(tǒng)的生肖金銀紀念幣外,目前還有各種規(guī)格的生肖金銀條,生肖紀念章,賀歲金銀條,賀歲金銀磚,以及國外生產的以中國生肖題材為主題的各種紀念幣等。
面對歲末賀歲市場這塊巨大的禮品蛋糕,各方都在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爭取分得一份羹,因此說,歲末的生肖市場雖然巨大,但競爭也同樣激烈。
無疑,在目前的市場格局中,由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金銀紀念幣由于具有國家信用,具有權威性,因此在消費者心目中仍然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隨著其它賀歲生肖的崛起,生肖紀念幣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正在不斷削弱,所占的市場份額逐步減少。
把握貨源投放節(jié)奏,短線不乏投資機會。
生肖紀念幣具有非常牢固的群眾基礎,是市場變現(xiàn)能力最強,同時也是成交最活躍的品種之一,因此生肖金銀幣非常適合短線投資。自金銀幣的銷售體制改革后,生肖紀念幣的貨源投放發(fā)生了根本變化,按照目前的銷售規(guī)定,各地經銷商在新品發(fā)行初期的2個月時間內,不得異地銷售,不得串貨,而這一規(guī)定的解禁期在2個月后,屆時將是市場貨源的集中投放時期,并有望形成一定價格低點,短線投資者可利用這一時期逢低布局,次外,海外貨源回流時期,往往也是短線建倉的良機。
作為生肖的一款關門幣,加上題材方面的優(yōu)勢,戊子(鼠)年金銀紀念幣自然會受到大家的格外關注。短線來看,受到貨源短缺,幣商惜售等因素,熱炒將難以避免,短線存在一定的獲利機會。長線來看,但由于預期過高,過于高的面市價格將透支后期的價格成長空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