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美術的時代華章 看國辦畫院的公益職能
呼喚美術的時代華章 看國辦畫院的公益職能
呼喚美術的時代華章 看國辦畫院的公益職能
時間:2007-11-20 00:00:00 來源:北京日報
資訊
>呼喚美術的時代華章 看國辦畫院的公益職能
|
| 吳冠中 春雪69cmX137cm 1998年 中國畫 |
|
洋洋灑灑展示京滬畫院五十年創作成果大觀的《時代華章》在中國美術館一拉開帷幕,立即吸引了美術文化圈內外的眾多眼球。短短一周的展覽有近三萬人前來參觀,連續幾天閉館之后都有國家高層領導專程趕來觀看。始料未及的是展覽引發了敏感的國辦畫院功能定位的改革話題。在美術品市場紅火、從業人眾、藝術多元化的今天,只有中國才有的國辦畫院,還有存在的價值嗎?這些議論和困惑不僅來自體制外的藝術家,也發自體制內一些藝術家的心底。
許多觀眾留言說《時代華章》讓他們心靈震撼,抱怨展出時間太短。這種震撼力應該是出自展覽整體內含的強烈民族精神和精美的藝術質量。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說今年美術展覽獨此一家,恰恰指出了此類展覽太少太少。在繪畫藝術大眾化普及化的今天;在北京地區出現宋莊畫家村和以798為代表的畫廊畫店,美術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在北京不僅有國辦美術館,還有許多民營美術館的今天,為什么社會還在苦苦呼喚美術的時代華章呢?
改革開放近三十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大眾生活的日益提高,包括美術品在內的藝術品市場節節升溫。這本是盛世的藝術收藏熱現象,但其中也暗藏危機。趨利帶來的炒作,導致了藝術創造價值觀念的混亂,一些美術創作和生產甚至以拍賣行的商業價格為唯一的藝術價值尺度,誤導藝術創造。如果說新中國上個世紀藝術家的創作苦惱主要來自極左政治對藝術的禁錮,那么,今天的藝術家必須面對難以回避的經濟誘惑。
張揚民族和時代精神的主流美術創作對文化產業和多層面的美術普及、教育、經營是有積極引導作用的。《時代華章》的展覽中有幾幅大畫出自北京畫院近年舉辦的《北京風韻》創作活動。連續五年的《北京風韻》本為北京人文奧運而作,有較強的主題性,不僅北京畫院的畫家積極參加,也吸引了社會上、體制外的眾多藝術家,有一定的社會覆蓋面,發揮了積極的創作典范作用。《北京風韻》活動產生的優秀作品不僅在北京展出,還遠去希臘、日本等國展覽。北京畫院近年還舉辦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等主題性美術展覽。作為國內創作機構,北京畫院以團體的智慧和力量自覺主動地推進民族藝術的傳承和創造,凝聚和團結了遠超出畫院自身數量的眾多藝術家。國辦畫院在美術創造活動中有意識地體現文化的時代倡導,她發揮的藝術創造引領作用是行政命令不可及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