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門券找了個家
為門券找了個家
為門券找了個家
門券本是大多數人不曾留意的東西。如果詢問身邊的人,絕大多數人都曾隨手丟棄過門券,放松暢意的游玩中,門券被忽視并不奇怪。
我自上世紀80年代初,因為工作上的便利,旅游的機會比較多,漸漸地把各旅游景點的門券收集起來,開始了門券收藏。經過一段時間,我的門券收藏在全國有了名氣,自己也熱衷于召集一些活動,可辦展覽、搞活動、交流交換都要有場所。恰巧地處北京宣武區南城的報國寺市場整修一新,交通便利,是個理想的地方。
我和報國寺管理處說了自己的想法,雙方一拍即合,只要門券類收藏有活動,報國寺都會全力支持,提供場所、搞好服務。我們這些玩兒門券收藏人,從此有了寬闊的活動場所,收藏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新春聯誼會、票品拍賣、抽獎、攝影展、評獎,報國寺不但支持了場地,還請出了重量級拍賣師為旅游門券掌槌。人家專業拍賣師,拍的都是大東西、好東西,報國寺請他們給我們拍東西,真讓我們感激。
在一次活動中,我們為一位重病的藏友組織捐款,報國寺管理處的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也伸出援助之手。報國寺的情誼,成為門券藏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有了報國寺的全力支持,我們的門券收藏活動堅持不懈地開展起來,也使我們下決心在這么好的場所一定要把活動搞得更好。每個月的第四個周六,是門券收藏者的固定活動時間。自1997年起,門券活動已堅持了十年,活動次數達百次以上,時間之久、組織之嚴令許多人稱贊。每次活動,除了北京的藏友,還有華北地區其他省市的藏友專程趕來,甚至有外地藏友到京出差,都專門安排在有活動的日期。
報國寺成了門券收藏者的家,見證了整個門券收藏的成長。華北地區門券展、紀念長征70周年展,一系列專題展覽提高了門券收藏的知名度。除了常規的活動、展覽外,我們還辦了內部小報《北京門券》在藏友間交流;為80高齡的“集券壽星”陳克輝老先生祝壽;幾次拍賣活動,還培養出了門券拍賣的拍賣師……
十年時間,門券收藏發生了悄然變化。一是市場化、商品化觀念增強,過去的門券作為旅游的附屬物,在藏友間交流交換,現在專門有人做門券生意。二是文化內涵增加,藏友們不再簡單滿足于對藏品的咀嚼回味,賦予其更多的文化內涵。三是把門券收藏帶入了社區,在舉辦專門的展覽時,主動與藏界外的社區聯系,為社區帶去了歡樂,為和諧社區建設貢獻了力量。
如今的我已經脫離了全神貫注于藏品的時期,是報國寺這個全國性的民間收藏基地讓我看到了展覽、活動的巨大作用,也讓我體會到了個中樂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