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藝術史上,柯羅(1796-1875),是一位承上啟下、開一代畫風的大師級畫家,他被譽為19世紀最出色的風景畫家之一,與17世紀的普桑和克勞德·洛蘭同稱為法國三大風景畫家。他的藝術風格影響著整整一代畫家的創作,包括中國觀眾所熟悉的莫奈。柯羅在人物畫上也有相當的造詣,杰出畫作常被拿來與古典大師拉斐爾、林布蘭特、安格爾等人的作品相比。
《河邊女孩》是一幅難得的柯羅早期結合風景與人物的畫作。描繪的是三個小孩正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畫面中左側小男孩有點緊張,但又有點調皮地涉入水池,可能是一只青蛙或者是一條小蟲子吸引著他。畫中年齡稍大的女孩穿著一條粉紅色的裙子,憂郁的目光散漫地朝野地上望著。小妹妹站在她的身后,身上穿著一條背帶裙,手中拿著一朵剛采摘的小紅花。人物背后的風景也是刻畫得生動入微,在多云的天空下,畫面的右側是一片白樺林。在開闊的草場中有兩頭牛,其中一頭低首食草,另一頭則悠悠地臥在草地上。遠處可見到兩間小屋和在樹叢中露出的教堂的屋頂,地勢漸漸地高起,牧場一片翠綠,地平線清晰并表現得生機勃勃。柯羅刻畫人物造詣頗高,筆下的兒童都有鮮明的個性,并借助環境氣氛烘托出畫中角色,觀賞者從中不難看到柯羅繪畫作品中一貫的人文情懷。
通過歷史資料研判,以及辨認畫面上牧場的地形和遠山上聳立著典型的羅馬教堂的屋頂,畫中展現的景色大約是在18世紀40年代時的一個叫 “巴甘迪”的地方,柯羅連續幾個夏天在那里寫生。
在11月15日—19日舉行的2007上海藝術博覽會上,中國收藏家們將有幸領略到風景繪畫大師柯羅創作的《河邊女孩》風采。該幅油畫由德國哈格曼藝價畫廊攜來參展,尺寸為43×74cm,身價高達2000萬元人民幣左右,是上海藝術博覽會創辦以來身價最高的作品。
據德國哈格曼藝價畫廊介紹,柯羅曾把自己的畫分為兩類,一類是公開展出并獲得巨大聲譽的作品,一類是不出示于人的悅己之作。此幅《河邊女孩》便是后者。
 |
《二重奏》是陳逸飛音樂題材肖像畫中尺寸最大的一幅(238cm×162cm),與另一幅1986年作品《四重奏》結為姐妹篇。陳逸飛用其特有的手法,以深色背景襯托二位音樂家演奏時的動態和神情,靜中有動,相得益彰,古典音樂中那既深沉,又浪漫的唯美色彩彌漫其中。作品構思大氣高雅,筆觸柔和不失精準,幾乎達到完美境界,令觀者為之傾倒。
《二重奏》創作于1988年,那年恰是紐約著名的哈默畫廊創立60周年。畫廊策劃了中國著名藝術家特別展作為重大紀念活動。眾所周知,陳逸飛與哈默畫廊合作的初期以創作“中國蘇州水鄉系列”為主,但這顯然還不能滿足他創作的欲望,雖然當時他的水鄉系列作品供不應求,卻阻擋不住他醞釀所擅長的人物畫創作的步伐。他喜愛音樂,這一題材理所當然地成為首選。那年10月金秋陳逸飛個展揭幕,他將一批令人震撼的大幅人物肖像油畫新作展現給觀眾,轟動了當時美國藝術界。油畫《二重奏》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開展前即被西方石油公司總裁阿曼·哈默博士收藏。哈默博士親自為展覽作賀辭。他在賀辭中說:“陳逸飛花費了極大的精力在他的這些肖像畫創作中,體現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與奉獻,也由此成就了這一輝煌的音樂題材作品系列……他無疑是當今世界肖像畫藝術的大師。” 蒼天不負有心人,陳逸飛赴美后在他人物畫創作上的重大突破以及個人風格的確立得到了公認。這一系列的作品已在他整個藝術生涯中留下了濃濃的一筆。
陳逸飛的弟弟陳逸鳴在回憶起這件作品時道:“作為他的弟弟,我親眼見證了這一系列創作的全過程。從構思、素材,直至繪制,每一個環節無不浸透著他的心血。他認真,專致不懈,精益求精,幾近苛刻,為了達到他預期的畫面效果,有時日以繼夜地工作,這些情景至今歷歷在目,令人難以忘卻。”
陳逸飛本人也非常喜歡《二重奏》這幅作品,他曾在多種場合提及它。1996年他特地花了很多周折從哈默博物館借調這件作品參加他在中國的個人回顧展,并將它收編在畫展的畫冊中。
近年來,相關機構及人士正想方設法將陳逸飛曾在海外的重要作品帶回他的祖國。陳逸飛先生這件重量級的代表作《二重奏》將由上海華氏畫廊攜來參加2007年上海藝術博覽會,她的亮相將使今年上海藝術博覽會在瞬間就變得不同凡響。
當陳逸飛先生的《二重奏》呈現在我們面前時,仿佛使人感覺他的生命重新續上了堅韌的藝術琴弦,重新恢復了奔騰的藝術心跳,記錄情感的音符源源流淌,追求唯美藝術的步伐鏗鏘有力……震撼的藝術之美,使我們在盡情享受的同時,也隱隱地萌發出對生命及藝術的感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