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莊制造展,已成為上上美術館每年一屆的延續推介工作,其策劃理念是以“橋”為核心,溝通、連接、激發藝術的創作活力,使其成為藝術多樣性的展示平臺和宋莊藝術的一個品牌。以此促進宋莊藝術的繁榮。
 |
在剛剛過去的宋莊制造展上,李廣明、申云、胡月朋舉行了一場題為“《宋莊制造》是一種態度” 的對話,以下為對話全文:
李廣明:今年上上美術館在現有占地20畝的基礎上,新擴增了一個占地35畝的新館,建設完成后的主展廳將有7000多平米的展區面積?,F在正在邀請韓國、日本、香港等地的設計師來設計打造新館的主體外貌,胡館長提的“橋”的設計概念也非常好,集思廣益。在硬件設施上,以后上上美術館在宋莊可以承接如博覽會等大型國際展覽活動。如果建設速度快的話,明年,2008年3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
胡月朋:其實今年的《宋莊制造》本身就是一座“橋”,我吸納了其他省的很多藝術家參加,這就是一種互動。今年是國內的橋,明年我會搭建國外的橋,邀請世界各個國家的藝術家參加《宋莊制造》,這種文化的橋才真正搭建起來。
申云:實際一個美術館在功能上,它不光是個展示的功能,還有文化推介的功能,文化儲存的功能,文化再發展和再發現功能。
胡月朋:現在藝術家都反饋說目前上上美術館的社會效應不錯,但作為一個美術館來說社會效應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收藏。藝術家想了解我們館今后的收藏是一種什么態度?
李廣明:美術館肯定要建立一個收藏機制的。新館建成以后,我們會建立專門的收藏機構,解決作品的展示、交流、存放、安全等多方面的不同問題,為今后的收藏提供前提保障條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展開收藏計劃。
申云:現在經濟發達了,硬件設施跟上來了,下面就是軟件的建設,文化的構想。其實《宋莊制造》可以是一個保留品牌,不是做幾期就完了,那樣就比較短視。《宋莊制造》的命名是個比較大的地域概念,這是有話語權效應的,所以它應該是一個接納各方,承接各方的展示平臺。要敞開胸襟,《宋莊制造》才能直面當代藝術。
李廣明:做文化要有力度,不能半途而廢。《宋莊制造》一定要堅持走下去,必須出現結果。即使成功了,也要不斷向前推進。
申云:第一屆《宋莊制造》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效應,我們不是拘泥在小圈子上,是集思廣益的,我們有接納八方的胸懷。接下來第二屆需要展開,明年第三屆才是《宋莊制造》真正出彩的時候。
李廣明:所以我們接下來《宋莊制造》展一定要細化。要打出《宋莊制造》的品牌形象,里面要有具體的內容支撐。
胡月朋:今年的《宋莊制造》我列出了12種類型,我初步的構想是明年將用一個月或兩個月的時間就專做一種類型,一個接一個的來深入、細化,延續推介。
申云:這也是我正想表達的,你今年羅列了這么多門類,把他們聚集起來,做一個整體的展示,這是一個大活動的定位理念。每一個具體的類別可以在《宋莊制造》的名義下不斷深化和延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