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初期劉海粟筆下的熊貓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劉海粟筆下的熊貓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劉海粟筆下的熊貓
粉碎“四人幫”以后,長期深受其害的劉海粟恢復了名譽,不白之冤得到徹底平反,重新出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此時劉海粟心情萬分激動,精神更加振奮,以耄耋高齡,北上南下,周游粵、桂、蘇、皖、閩、魯、黔等省區,激發起強烈的創作欲望,時時處于創作的激狂之中,迎來了藝術創作的又一次飛躍。
熊貓,中國的國寶,它并不是國畫的傳統繪畫題材,上世紀80年代初期卻經常出現在劉海粟筆下,此圖水墨熊貓不但憨態可掬,墨氣如涌,還頗為古雅,清新。劉海粟巧妙利用了熊貓自身的黑與白顏色,以淡墨篆籀筆法勾勒其身,以濃墨大寫熊貓的四肢和五官,十分貼切生動傳神,作品中山石興酣落墨,運筆縱橫,點畫狼藉,通幅作品線條老辣干裂多變,力透紙背,墨色濃淡變化豐富,看似忘了規矩,實是亂頭粗服不求形似的神來之筆。他給友人信中曾談到對書畫的認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海自髫齡,即摹寫金石文字,心有所好,而力未逮也,書法之汪洋恣肆,必以胸臆精神氣質出之,老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之言,乃可移作書畫之法則,數十年來弗敢失,以此中有深意在焉,雖作書作畫未嘗悖此旨”。此幅水墨熊貓圖,我們很容易看出,劉海粟已將摹寫金石文字的書法筆意融入畫中,故而畫的品位得到新的提高。
藝術,固然是真性情,全人格的袒露,劉海粟此時所描繪的熊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愉快的心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