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底下翻出清朝寶貝兒 證實是匡源真跡
床底下翻出清朝寶貝兒 證實是匡源真跡
床底下翻出清朝寶貝兒 證實是匡源真跡
時間:2007-11-14 00:00:00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收藏
>床底下翻出清朝寶貝兒 證實是匡源真跡
今天上午,膠州水寨花園小區的居民法先生在搬家時,從床底下翻出一封清朝咸豐年間“顧命八大臣”之一、名書畫家匡源的親筆書信。“我在搬家時,從床底下翻出一封紅色的書信,落款人是匡源。”今天上午,家住膠州水寨花園的法先生告訴記者,他翻出這封書信后,立即到網上查詢了一下,發現匡源是清朝的一名大臣而且還是有名的書畫家。
記者聞訊趕到法先生家看到,這封書信分為兩頁,信紙的顏色為紅色,信紙上還有花朵,而且信紙被折疊出來的縫隙也清楚可見,信箋的稱呼為“仲良仁兄世大人閣下”,而信的結尾落款為“弟匡源叩拜”。這封信共有300多個字,文字剛勁有力,大致意思是匡源寫給好友仲良的問候等內容。“我只知道這封信是祖輩留下來的,沒想到搬家時又重新找到了。”法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搬家時無意間從床底下一個塑料袋里面發現的,周圍很多人看了后都說是清朝大臣匡源的真跡,而他父親說,這封信是他爺爺遺留下來的,當時只說把它保存好,因不懂這封書信的價值,一直被存放起來,但時間久了這封信也就被一家人遺忘了。法先生告訴記者,他的祖上法若真在清朝順治年間是有名的書畫家,但是和匡源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過法姓曾有人是匡源的弟子,至于這封書信怎么會在法先生家出現卻無人能知。
今天下午,記者隨法先生一起來到膠州市文物部門,經專家現場鑒定,這封書信確實是匡源的真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對于書信中提到的仲良和曲園兩人,據他們分析,這兩人有可能是匡源當年的好友或者筆友。
匡源簡介
匡源(1815~1881年),字木如,號鶴泉,膠州郭家莊(今膠州市中云街道辦事處)人。清道光進士,繼任翰林院編修,曾先后任兵部右侍郎、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軍機大臣上行走、隨稱贊襄政務大臣等職。咸豐帝病危,臨床托孤,匡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匡源著書甚豐,據《增修膠志》記載主要有《珠云仙館詩人鈔》《名山臥游錄》《奏議存稿》《畫學先資》《制藝卮言》《歷代文選》《歷代詩選》《唐宋元明絕句選》等。1881年,匡源病逝于濟南濼源書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