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浮山所年底再現
600年前浮山所年底再現
600年前浮山所年底再現
今天上午,記者注意到一座嶄新的木制門樓開始豎立在閩江三路上,醞釀許久的浮山所1388文化街項目終于開始浮出水面,到今年年底一條再現浮山所600多年歷史文化的特色街區將完整呈現在市民面前,通過13座特色門樓、歷史文化浮雕等營造出濃郁的古風古韻,同時各類古玩、書畫商店和藝術沙龍的開張讓這里成為市民文化休閑的又一好去處。
300米文化街年底亮相
近300米的閩江三路在寸土寸金的市南區是一塊黃金寶地,記者今天從市南區文化局獲悉,這里將被改造成全新的浮山所1388文化街,初步計劃年底前亮相,該項目已經列為市南區政府今年要辦的十件大事之一。之所以定名為浮山所1388,是源于1388年建制的浮山所是青島市區最早的村寨和明代的軍事要塞。
設置13個木制門樓
整條街區將形成一街兩院、相對圍合的結構布局。改造后的文化街將突出浮山所厚重的歷史文化脈絡,南北入口處均設立明式轅門,體現歷史上“浮山備御千戶所”的軍事統領的莊重威嚴。轅門內從南往北,還將分別設置樓山寨、金家嶺寨、于家莊寨和張家莊寨的小轅門。
文化街上還將以號稱中國建筑之魂的門樓文化為主題,設置13個木制門樓,此外還要參照浮山所歷史設置“抗倭英雄·萬古流芳”、“宏基偉業·薪火相傳”等浮雕,共同組成富有傳統韻味的文化景觀。
打造成文化休閑街
此外,在業態的選擇上,文化街也將形成富有文化產業特色的經營品牌。現在閩江三路上已經匯集了榮寶齋青島經銷店、青島文物商店等數家古玩字畫營銷店,改造后的文化街還將引入CHINA公社文化區等多個主題文化項目,形成傳統書畫經營與現代文化休閑相結合的多功能歷史文化聚集街區。
但是目前閩江三路上建筑外立面裝飾風格不夠統一,建筑、樓院銜接之處缺少連接與過渡,對此,專家將對建筑的外立面進行相對統一的設計,引入典雅莊重的民族建筑裝飾元素,在地面鋪陳上將沿著街面中軸線,用歷屆浮山備御千戶所執印千戶的官印圖案進行鋪裝;兩側的人行道則采用明清年號圖譜以及25個軍屯、18個屯堡名稱進行鋪裝,讓市民走進閩江三路,就宛如進入一條歷史文化長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