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拍賣師的槌子敲得山響
讓拍賣師的槌子敲得山響
讓拍賣師的槌子敲得山響
在剛剛結束的2007年寧夏佳朋首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上,寧夏本地書畫家的拍賣呈現出了良好的勢頭。從我現場目睹的情況看,當日本地書畫家作品的成交量應該在60%以上。青年畫家任重的畫作持續著在國內拍賣市場的強勢,理所當然地成為此次拍賣會的“績優股”。此次出拍的《蕉石清夢圖》,以18萬的價格被上海買家拿走。另外曾杏緋《牡丹蝴蝶》也拍出5萬多的好價。胡公石、劉正謙、胡介文、柴建方、吳善璋、馬學智、鄭歌平的書作也紛紛落槌成交。
以往,我們本地書畫家的作品大多處于地攤式交易的民間市場和門店交易的普通市場。不像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等地,長期存在著這種大眾化的藝術品流通領域。
應該說,寧夏的書畫藝術市場尚在起步階段,所以,在當日的拍賣會上,最后舉牌的應該都是贏家。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作為先行者,他們的受益理所當然。
從近年來寧夏舉辦的有限的幾次拍賣會來看,民間市場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拍賣市場的強烈沖擊。賣家的銷售渠道不再單純。由于寧夏的書畫品拍賣尚未成氣候,還不為廣大的收藏者所熟知,也就是說,有心收藏的人還沒有像股民按時到證券大廳。對真正的買方市場而言,當日到場人數是有折扣的。其中與主辦方的宣傳有關,也與大眾的關注有關,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人還不習慣這種方式。
藝術品拍賣在短短幾年間的異軍突起,使我國長期占統治地位的藝術品市場的二元結構被打破。書畫作品拍賣對寧夏收藏者、投資者和創作的的沖擊是有目共睹的。我們要正確應對,理性接受。過去我們求字買畫,托人情,找關系,到書畫家門上單線交易的,現在,這一切由拍賣行解決。就好比計劃經濟讓位于市場經濟一樣必然。一來省得買家背上豬頭找不到廟,二來也省得書畫家因接待應酬浪費創作時間,豈不兩全齊美。當然,這是建立在拍賣行正規誠信的前提下。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行大庭廣眾之下成交,不僅賺錢,而且賺吆喝,名利雙收,這對進一步提高書畫家的知名度,擴大市場大有裨益。
藝術家應該珍惜自己的羽毛,更應該關心自己的天空。市場是對藝術家創作的驗證,只有在市場上,藝術家的勞動才能真正得到回報,價值才能真正得到體現。當天到拍賣會現場的人不算少,我以為,像我這樣觀望的,想開眼界長見識的人也不少。但是,以我對本地書畫家作品和行情的了解,起拍價、成交價基本切實。此次拍賣會有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是,到場的本地書畫家不算太多,也就是說寧夏的書畫家對新市場的關注不夠,或者是對這種新形式接納和利用的積極性不高,信心不足。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是不行的。這與銅臭無關,市場經濟你無法逃避。 對本地書畫家來說關心、保護并培育自己的藝術市場,這是不可或缺的一課。既然想把你的作品推向市場,對拍賣行的槌音你就沒有理由充耳不聞。
坐在我身邊的幾位老板模樣的年輕人顯然不太懂行,但他們有收藏和投資的迫切性,無論競拍者出于什么目的,對于書畫家來說,只要有人捧場,甚至有人起哄,都不失為好事。一幅3000元起拍的書法,一位舉牌了,另一們說高了,那位哥們說,高啥?咱一晚上輸多少呢!我笑了。就沖這句話,我鼓動他們買了若干幅。學習收藏也好,附庸風雅也罷,總比他們扔在賭場,扔在風月場上要值。
寧夏書畫市場整體上并不成熟,但個別知名書畫家的個人市場相對成熟,價位也相對穩定,收藏者也比較理性。比如說寧夏知名書法家的作品的成交錢與當下的市場價無多出入。當然,也有幾次非常白熱化的競拍場面。比如說寧夏油畫家楊占河,恕我寡陋,此前我根本沒聽說過這個人。他的《梅林雪峰》4000元起價,18000元成交。
事后,我還聽有人說,中間也許有托兒。僅從當日的交易情況看,這種可能不是沒有,但是不大。但反思之,有托兒也未必不是好事,如果是藝術家對自己市場的保護,不惜賠錢賺吆喝,我們能理解,但關鍵問題是看誰能托得起,這是要交學費的。不是比誰的牌舉得快,價叫得高。你把一幅作品的價格托到十萬八萬容易,那個小號牌“輕而易舉”,但是成交后那筆傭金得有人買單。所以,我想,即使是有托,也是個別能托得起的人干的。
2007年的冬天剛剛開始,然而,在這槌起槌落間,我已真切地感到,寧夏書畫收藏的春天不遠了。對于寧夏書畫市場我是有期待的,如果說句祝愿的話,那就是:讓拍賣師的槌子敲得山響!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