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里,首先應該算是個商界豪雄,然后才是個出色的收藏家。在他頭上圍繞的名號,包括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家、廣達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香港晶門科技非執行主席,甚至2001年曾入選美國《商業周刊》一年一度的“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也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國企業界老總。
1949年出生于上海的林百里,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逆境成才”,一歲時就由父母帶到香港,在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的調景嶺貧民窟長大。1966年,林百里考入臺灣大學電機系,并與同學一起研發了臺灣第一臺電腦。1988年5月,39歲的林百里與朋友在臺北租了兩層樓,建立起廣達第一條電腦生產線。憑借其過人的毅力和商業頭腦,廣達的產品逐步獲得歐美廠家的青睞,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廠家之一。
林百里的愛畫成癡也是眾所周知。據了解,自幼偏愛畫畫的他近年來不斷參加國際拍賣市場競拍,前前后后的花費早就超過一億新臺幣。林百里最為推崇的莫過于張大千,按他自己的說法,僅在張大千的畫一項上的投資就比投資廣達的還多。當然,在他的所有收藏中,張大千的畫作也占了總投資額的74%。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林百里曾三次刷新了張大千畫作的拍賣記錄。第一次是1992年10月,林百里以748萬港幣買下《青城山》通景四屏;第二次是1994年11月,林百里以816萬港幣買下《幽谷圖》;第三次是以827萬港幣買下張大千四屏巨作《風荷》。而他最為鐘愛的是張大千的《仕女圖》,甚至會在臺風天里仍搭乘飛機只為能早日買到心儀的一幅畫作。
目前,這些斥巨資得來的大千珍品大多放在林百里的“私人美術館”兼貴賓招待所“廣雅軒”。占地300余平的廣雅軒內光線、溫度、濕度系統都經過專家設計規劃,屬于專業級藝術空間。館內現藏張大千畫作超過上百幅,收藏量僅次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同時,為了掌握拍賣場上有關張大千畫作的最新消息及畫作鑒定,林百里聘請了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擔任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廣雅軒”三字也是由秦孝儀所題。但愛畫成癡的林百里雖在收藏上花費不菲,卻始終認為藝術品和商品是兩回事,只有在拍賣場上才有價格的介入,大概這也源自于他對收藏的看法“我只是這些畫暫時的保管者,這些藝術品應該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愛畫成癡”林百里
“愛畫成癡”林百里
“愛畫成癡”林百里
林百里,首先應該算是個商界豪雄,然后才是個出色的收藏家。在他頭上圍繞的名號,包括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家、廣達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香港晶門科技非執行主席,甚至2001年曾入選美國《商業周刊》一年一度的“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也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國企業界老總。
1949年出生于上海的林百里,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逆境成才”,一歲時就由父母帶到香港,在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的調景嶺貧民窟長大。1966年,林百里考入臺灣大學電機系,并與同學一起研發了臺灣第一臺電腦。1988年5月,39歲的林百里與朋友在臺北租了兩層樓,建立起廣達第一條電腦生產線。憑借其過人的毅力和商業頭腦,廣達的產品逐步獲得歐美廠家的青睞,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廠家之一。
林百里的愛畫成癡也是眾所周知。據了解,自幼偏愛畫畫的他近年來不斷參加國際拍賣市場競拍,前前后后的花費早就超過一億新臺幣。林百里最為推崇的莫過于張大千,按他自己的說法,僅在張大千的畫一項上的投資就比投資廣達的還多。當然,在他的所有收藏中,張大千的畫作也占了總投資額的74%。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林百里曾三次刷新了張大千畫作的拍賣記錄。第一次是1992年10月,林百里以748萬港幣買下《青城山》通景四屏;第二次是1994年11月,林百里以816萬港幣買下《幽谷圖》;第三次是以827萬港幣買下張大千四屏巨作《風荷》。而他最為鐘愛的是張大千的《仕女圖》,甚至會在臺風天里仍搭乘飛機只為能早日買到心儀的一幅畫作。
目前,這些斥巨資得來的大千珍品大多放在林百里的“私人美術館”兼貴賓招待所“廣雅軒”。占地300余平的廣雅軒內光線、溫度、濕度系統都經過專家設計規劃,屬于專業級藝術空間。館內現藏張大千畫作超過上百幅,收藏量僅次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同時,為了掌握拍賣場上有關張大千畫作的最新消息及畫作鑒定,林百里聘請了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擔任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廣雅軒”三字也是由秦孝儀所題。但愛畫成癡的林百里雖在收藏上花費不菲,卻始終認為藝術品和商品是兩回事,只有在拍賣場上才有價格的介入,大概這也源自于他對收藏的看法“我只是這些畫暫時的保管者,這些藝術品應該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