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典雅 高華境界
優美典雅 高華境界
優美典雅 高華境界
時間:2007-11-10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名家
>優美典雅 高華境界
在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任上竭誠服務了10多年的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是性情溫和謙恭、淡泊名利的學者,他待人寬厚至誠,對藝事殫精竭慮,從未懈怠。很難想象畫了50多年油畫的他,直到2004年才假座上海美術館舉辦“靳尚誼藝術回顧展”。足見其對作品的苛刻要求及自律、自省、自勵的寬廣胸懷。
上世紀50年代伊始,靳尚誼在中央美術學院得到董希文、吳作人等名師的指導,以后進入前蘇聯專家馬克西莫夫執教的油畫訓練班。在同學中,他是最年輕的一位,滿懷理想,努力踐行。他的繪畫創作是以中國革命歷史題材畫為起點的,畢業作品就是《登上慕士塔格峰》。在后來的20年間,他創作了《十二月會議》《送別》《長征》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但是,這些歷史畫的創作實踐,不過是他轉向肖像畫創作的鋪墊。1978年他赴永樂宮、敦煌考察,逐漸發現自己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顯示個性活力的人物本身。這使得他對歷史的思考轉向對人生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那段時間,他潛心研究歐洲油畫的發源與發展,重點汲取文藝復興以來西方古典油畫的精華。他幽默地笑著對筆者說:“我與潮流不合拍,人家都是往前走,我卻是開始往后走。”他更重視油畫與中國畫寫意手法的融會貫通,重新審視自己的審美取向后,遂將古代壁畫的優美造型、流暢線條、典雅色彩、平面裝飾效果以及富有哲理的人文精神、崇尚自然、平和的美學特征一一用于他的肖像畫創作中,用簡練的構圖、典型的人物來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以及瞬息萬變、催人奮發的時代風貌。《塔吉克新娘》《果實》《思》等作品的問世,標志著靳尚誼的油畫進入了高華的新境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靳尚誼推出了一系列油畫肖像作品,走出了油畫創作中西合璧的新路,被譽為中國油畫的“新古典主義”。他把中國繪畫藝術的平面裝飾效果、線條處理融入到油畫的色彩運用及光影變化中。比如對《青年女歌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特征的描繪,是通過人物的健美形體、開朗性格以及以宋代山水畫為背景的虛擬手法來表現的。而對《孫中山》富有哲理的入微刻畫,是通過豐富的色調來體現一代偉人“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的(這幅畫后來被郵電部印成郵票,獲得1986年全國最佳郵票設計第一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深沉和正氣凜然的《瞿秋白》,參加第六屆全國美展時獲得了銀獎。靳尚誼的油畫肖像視角新穎,體現出崇高、優美、典雅的審美境界,給人以雋永的藝術感受。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