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女畫家左手繪丹青
殘疾女畫家左手繪丹青
殘疾女畫家左手繪丹青
時間:2007-11-10 00:00:00 來源:深圳商報
名家
>殘疾女畫家左手繪丹青
當人們欣賞到張玲霞筆法精嚴、神采飄逸的書法作品,和那飽含生機與活力的寫意花鳥以及從容優雅的題畫詩時,很難想象這些作品是她左手所為——而且是右手因工受傷后、左手從零學起的。昨天下午,由羅湖區婦聯、區殘聯、黃貝街道辦共同主辦的“夢想·飛翔——張玲霞書畫展”在古玩城卓氏畫院隆重舉行,100多幅書畫作品讓在場的所有人為她那身殘志堅的精神以及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所感動。
“我對書畫的癡迷也許是與生俱來的。然而命運多舛,幾番沉浮,追尋的道路舉步維艱。所幸心中卻須臾不曾遠離,也不肯輕言放棄。”這是記者從張玲霞的日記中看到的一段話。
張玲霞1972年生于湖南長沙,從小她就對書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3年在內地企業上班時因機床故障導致右手四指及手掌缺失、終生殘廢。
張玲霞回憶道:“我決定一切從頭開始,右手不能畫,我就用左手。”不幸的遭遇使張玲霞開始了自己的“左手人生”,她用兩年時間參加自學考試。同時重新拾從前對書畫的愛好,開始學習書法和中國畫,并不斷取得各種獎項。
由于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家三口依靠丈夫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頗多艱辛。在張玲霞的家里,宣紙、筆墨和厚厚的書畫作品幾乎占據了房間內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間,而她進行創作的地方就是家里的客廳。她的丈夫易浩然介紹說,家里沒有辦法給她提供一個專門書畫室,客廳的餐桌就成了她的書畫臺。不過在餐桌上也只能進行一些小幅書畫創作,一些大幅作品就只能在地上完成。
一直以來,張玲霞有兩個夢想:一是能開辦社區免費的書畫培訓班,將自己的一技之長回報給社會,讓那些想學書法、畫畫卻無力支付學費的低保家庭的孩子也能如愿以償;二是開辦一次個人的畫展,鼓勵更多遭遇生活不幸的人能戰勝自我,開始新的生活。
今年暑假,她在黃貝轄區的鳳凰社區開設了一個青少年書畫培訓班,免費培訓孩子們。如今又成功舉行了自己的個人畫展。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張玲霞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夢想成真。
據悉,深圳本地女書畫家舉辦個人書畫展,張玲霞還是第一個。卓氏畫院院長曹維評價說:“看到玲霞的作品,眼睛為之一亮,與其說她的創作過程是一種藝術的體現,不如說那是歷練生命后的精神回歸。”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