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國畫院將“曬”庫存珍寶
江蘇省國畫院將“曬”庫存珍寶
江蘇省國畫院將“曬”庫存珍寶
今年是江蘇省國畫院成立50周年。本月下旬,隆重的系列紀念活動將陸續展開。記者昨日專訪省國畫院院長宋玉麟得知,院內珍藏數十年的一批珍貴字畫將重見天日,將首度與現今的觀眾見面。其中,不乏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的精品力作。帶有濃郁時代氣息的這些作品,即使在相隔幾十年后看來,宋院長仍然用了兩個字來評價:“震撼”。至于這些作品的價值,他用了四個字:“無價之寶”。據業內人士估測,其中光是單幅的一張傅抱石作品,價值估計已達千萬元。
“無處不在”的《人民公社食堂》
一張名為《人民公社食堂》的畫作如實記錄了“大躍進”時代人們走進公社食堂的火熱氛圍,畫面上人物細致精微,布局嚴謹周到。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這張整體畫面相當和諧統一的畫作竟然出于9個人之手:傅、錢、亞、宋、魏都赫然在列。
據宋玉麟介紹,此畫作于1958年,當年甫一發表,就因為生動表現了火熱的時代而廣受推崇,四處轉載,最后竟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在各種雜志上“遍地開花”。轉載時,它還另有一個名字叫《吃飯不要錢》,因畫上題字:“吃飯不要錢,老少齊開顏。勞動更積極,幸福萬萬年。”從這幅畫中,可以看出老先生們的傳統繪畫功夫都“相當厲害”,創作時的指導思想高度一致,相互之間的配合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
令記者吃驚的是,這樣合作的大畫遠不止這一幅,而是有一批,如《冰封雪飄新渠長》、《為鋼鐵而戰》等,都將一并展出。原來,當年的省國畫院“開山祖師”們,有一種集體創作的良好風氣,往往一個重大題材出來,大家就要一起討論,共同研究,把每個細節都研究透了再動筆。這樣合作出來的作品,就會有高度和諧統一的藝術效果。
充滿浪漫氣息的《乾坤赤》
傅抱石當年留在院里的,約有十來幅單獨創作的作品。這次展出的,有一件《乾坤赤》,尺幅不大,卻充滿了撼人的氣魄,畫上用朱筆題著毛澤東詩詞:“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宋玉麟看這幅畫時,內心陶醉不已:“這是浪漫主義的典范。傅老用中國畫的筆墨語言來表現毛主席的詩詞,連題字都用朱砂,匠心獨具。畫面上的光感、動感,非常浪漫,讓人覺得美不勝收。”此外,傅抱石還有《春夏秋冬》、兩萬三千里寫生歸來所繪的《峨嵋處處有歌聲》等作品,一并重現仙跡。
而錢、亞、宋、魏也將呈現各自的精彩之作,如亞明上世紀60年代的代表作《石壕吏》、宋文治《采石工地》等,都是當年很轟動,而又被人們淡忘已久的。宋院長告訴記者,名為“丹青回眸”的這個展覽匯聚了老先生們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一批力作。從去年開始,省國畫院就專門清點庫房,并進行了數字化管理。
當年傅抱石差點被上海挖走
隨著畫院50周年慶典的即將舉行,一些當年的趣聞也浮出水面。原來,1957年,上海畫院成立時,就想把傅抱石挖去當副院長。江蘇聞訊而動,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迅速成立了省國畫院,不但留住了傅抱石,還從江蘇各地抽調了一批優秀畫家。如錢松喦是從無錫調入,宋文治是從現屬上海的嘉定安亭調入。迄今,上海畫院還保留著傅抱石的調令。
事實上,今年也是全國各地的畫院成立50周年。江蘇省國畫院的慶典,兩個展覽是重頭戲:本月下旬,“丹青回眸”展將在省國畫院美術館舉辦;同一天,畫院50多位畫家將有200件作品在省美術館與廣大觀眾見面。而宋院長尤為強調的則是“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傳統不能丟”。屆時,江蘇省國畫院將向江蘇省慈善總會捐贈50件作品。此外,著名學者余秋雨也將為此專門來寧開講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