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秋拍再推白玉市場 有升溫跡象
香港佳士得秋拍再推白玉市場 有升溫跡象
香港佳士得秋拍再推白玉市場 有升溫跡象
香港佳士得將于本月25至2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2007年秋季拍賣會。一系列重量級拍品在上周六抵達上海,開始了國內首站預展。上海站結束后,這些拍品還將繼續在北京、臺北以及香港公開展出。
此次佳士得秋拍共有“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畫”、“瑰玉清雕——重要玉器珍藏”、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中國二十世紀藝術”、“亞洲當代藝術”、“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以及“精致名表”八個專場。其中玉器專場再次推出了美國著名收藏家Hartman夫婦的重要玉器收藏,欲再續去年秋拍Hartman專場所掀起的玉器市場漲勢。
長期以來,玉器多以拍賣會瓷雜專場中的一個小門類出現,并不惹眼。但是自從去年年底,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了“瑰玉清雕——重要玉器珍藏專拍”后,玉器市場便有了升溫的跡象。
當時這個專場共推出了103件玉器,涵蓋新石器時代以至宋、明及清代的玉器珍品,總成交(行情論壇)額約合1.23億元人民幣。其中,一件十分珍罕的清乾隆御制白玉雕上方山角杯,以超過1100萬元的價格拍出,創下了白玉杯的世界拍賣紀錄。
同年,北京翰海也緊隨其后,推出了一個“懷德堂珍藏清代玉雕”專場,總成交額達到2213.7萬元,一件清乾隆白玉仿古蟠龍花觚以143萬元成交。這令白玉,尤其是“乾隆玉”成為了內地市場上一個不小的熱點。
今年白玉拍賣價格繼續節節高升,就在上個月結束的香港蘇富比秋拍當中,一件清乾隆皇帝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以4624.75萬港元成交,刷新了白玉世界拍賣紀錄。而此次香港佳士得秋拍再次推出重要玉器專場,佳士得中國古代陶瓷及藝術品部門助理副總裁詹元元預期將會收獲更好的市場反映。
和去年秋拍相同,此次佳士得推出的近100件玉器拍品都是來自于Hartman夫婦的收藏。預計總成交額將超過8000萬港元。
Alan Hartman與夫人Simone Hartman是美國著名藏家及亞洲藝術古董商。Alan Hartman的父親是一名備受推崇的亞洲藝術古董商人和收藏家,于1927年在紐約開設其第一家藝廊。在父親的熏陶下,Alan Hartman對亞洲藝術品亦產生了濃厚興趣。早在12歲時,Alan Hartman已開始收藏玉器,自此與玉結下不解之緣,半個世紀來,他與夫人搜羅了無數精美無瑕的珍品。
本次拍賣中最受矚目的,是一件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筆筒(估價1000萬~1500萬港元),相信是目前私人珍藏中最大件的白玉筆筒,相當難得。筆筒既實用又可作觀賞,自古以來深受文人雅士喜愛。此筆筒上雕有中國畫軸風格的山水人物圖,描繪仙鹿緩步于山林中,仙鶴則挺立在蒼松之下,回望云中飛舞的同伴;山后一位老人策杖,小童手捧瑞果緊隨,遠處童子更手持靈芝、搬著磬,放在石案上歇息;另一老人手持靈芝,童子持桃枝于肩上,興高采烈地跟隨。整件筆筒的雕工淳樸自然,山巒起伏,古松挺拔;樹下長靈芝,山邊溪水潺潺,祥云飄浮,生機盎然,人物刻畫栩栩如生。松樹、仙鶴和梅花鹿則是祥瑞之物,加上諧“慶”音的磬,以及桃、靈芝、老人和童子,在呈現出喜慶祥瑞的賀壽仙境之余,更帶出祈求健康長壽、幸福吉祥之愿景,極具收藏價值。
另一件重要拍品,是一對清乾隆白玉賀壽圖圓屏(估價600萬~800萬港元)。此對圓屏本被拆散,幾經流傳,現再重逢配對,實為非常難得。圓屏兩面采用多層浮雕技法琢刻紋飾:一面琢以山崖突兀,奇石橫生,古松參天,一雙仙鹿或臥或立、羽仙鶴或站或飛之景象;另一面則雕仙人、童子、仙桃、磬,以及溪水淙淙,祥云飄浮,琢工細膩豐富,栩栩如生,整體畫面象征祝頌長壽、飛升登仙,充分展現喜慶祥瑞的氣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