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錦城鄉居民共享文化盛宴
盤錦城鄉居民共享文化盛宴
盤錦城鄉居民共享文化盛宴
與高雅藝術“面對面”
“快走啊,咱們‘心連心’藝術團又來演出啦!”初冬時節,《遼河頌歌》大型演唱會走進大洼縣新立鎮,這臺演出集合歌舞、快板、二人轉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令當地5000多觀眾看得如醉如癡。
農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高質量演出,是盤錦讓百萬城鄉居民共享文化大餐的生動縮影。近幾年,盤錦市在大力發展接續產業,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進程中,立足經濟實力扎實攀升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繁榮文化藝術事業,努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據介紹,盤錦每年用于文化事業上的投入,人均達到了15元。在盤錦,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四季不斷,城鄉居民共享著改革發展的成果。
市民與高雅藝術“面對面”
今年7月,中國京劇院一團來到盤錦,著名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陳俊杰及優秀青年演員紛紛登臺獻藝。《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探皇陵》、《紅娘》等現代紅色經典唱段和優秀傳統劇目名段,以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使現場千余名觀眾深深被國粹的魅力所震撼。
盤錦是全國第一批實現小康社會的28個城市之一。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跨入全省經濟強區行列的盤錦,市民收入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到2006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2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711元,在省內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層面的需求隨之而來。盤錦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形成共識:堅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讓城鄉居民在精神生活方面與物質生活一樣,也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低價或免費便可與高雅藝術面對面。目前,擁有遼河畫院、遼河美術館、遼河文化廣場及石油主題公園等基礎設施的盤錦遼河文化產業園,已經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近幾年,在盤錦市政府的積極運作下,國家京劇團、波蘭瑪祖夫舍國家舞蹈團、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長征組歌》劇組、遼寧歌舞團等12個國內外高雅藝術團體先后來盤錦演出20余場,遼河文化廣場、人民劇場等演出地均以低價位門票向普通市民敞開大門;中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中國國畫大師宋雨桂個人國畫精品展等高水平會展,市民們都可免費觀賞,一系列的精品文化大餐,讓盤錦市民一次次零距離地品味著高雅藝術的魅力。
專業團體與農民“心連心”
國家、省級專業文化團體的高水準演出,極大地提高了盤錦當地演出團體的藝術水平。盤錦市文化部門因勢利導,在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之際,大力扶持文化隊伍建設,相繼推出了“遼河頌歌”、“四季”系列文化活動等一批叫得響的文化品牌。
“遼河頌歌”演出團,是由專業演員和部分基層群眾演員組成的。這個下鄉鎮、進廠礦,自己搭臺,自帶干糧,不收基層一分錢的藝術團體,被農民親切地譽為“咱們自己的《同一首歌》和《心連心》”。在“四季”系列文化活動中,“盤錦冬韻”、“油城春潮”、“鶴鄉之夏”、“遼河金秋”4個主題,或持續20天,或長達一個半月,它們像4條閃亮的金線,將一年四季的文化活動貫穿始終。據統計,五年來,“四季”系列已連續舉辦19屆,舉辦各類演出130場、展覽30余次,惠及城鄉群眾數百萬人次。
里閃著激動的淚花。6月中旬,200余幅來自業余作者的蒲草畫、油雕、蘆葦畫等藝術品,掛到了這個國家一流美術館的展廳里。
“能夠把自己的藏品在美術館展出,是我多年的夢想!”8月初,70歲的民間收藏家李祥元,從自己收藏多年的書畫作品中,精挑細選出近百幅藏品在遼河美術館展出,來此參觀的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展覽的成功,令老先生激動不已。
既接納陽春白雪,也接納“下里巴人”。遼河美術館是盤錦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標志性建筑。該館建設面積1.1萬平方米(包括廣場),設有5個多功能展廳,設計、建設水平在全國位居前列。作為遼河文化產業園的最新延伸,這個東北最大的美術館,主動承擔起了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建成至今,它不僅讓盤錦市民都享受 “零門票”待遇,而且還搭建起了一個普通市民也能展示自己精神產品的平臺。
百萬城鄉居民共享文化盛宴,使盤錦城市的凝集力和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一個充滿活力、昂揚向上的地域文化的日益形成,為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和諧盤錦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