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至12月12日半個月期間, 滬上藝術愛好者、收藏家及愛心人士不僅能有幸領略到許女士的經典代表作品,而且還能參與到支援聾人藝術工作者的公益活動中。
據悉,中國目前聾人總計約2057萬人,僅上海就有多達17萬聾人,其中又有眾多聾人正在學習或已經從事跟繪畫相關的工作。這些人群中,不乏有很多天賦極高的藝術家,但由于身體的殘疾或生活的困境,往往無法被社會大眾很好地接受并關注。
許英來女士成為聾人藝術家中的幸運兒和姣姣者,她憑籍極高的天份和頑強的毅力,執著于油畫藝術,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并被多家媒體關注報道(包括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等),在業內有很高知名度,其畫作也被國內外諸多藏家關注,成為新的收藏熱點。
此次由上海“金爵藝術沙龍”和上海聾人協會組辦的公益畫展將集中展示許英來近十二年來的杰出代表作,包含《和平鴿》、《琴意》、《陽光下的女孩》等,畫展將免費向公眾開放,銷售所得善款部分將用于幫助一批滬上聾人藝術工作者。作為公益畫展的主辦方, 上海“金爵藝術沙龍”負責人李牧先生表示:“‘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你不要氣餒,因為在另一個地方,上帝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但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看不到另一扇門的存在,尤其是針對聾啞人這一個特殊群體。我希望在積極推進藝術市場的同時,也能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呼吁社會給予聾人藝術家這群沉默的團體以關注和支持,讓更多的聾人藝術家能看到另一扇希望之門。”
正是本著同樣的信念,“金爵藝術沙龍”和上海聾人協會走在了一起,上海聾人協會主席陳捷表示:“畫家坎坷的學藝經歷和對藝術的執著精神,以及社會大眾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必將鼓勵一大批有志的聾人青年更積極地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本次“金爵藝術沙龍”主辦的公益展不僅能體現畫家本身的藝術成就,而且也能縮短當代藝術與公眾的距離、促進藝術的運營與傳播。”
今年九月,“金爵藝術沙龍”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價值五萬五千元藝術品作為助學基金幫助因家庭困難無法延續學業的莘莘學子。11月25日推出的聾人畫家許英來女士的公益展會,更是將藝術品的精神價值進一步的延展和升華,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拳拳愛心不僅受到社會的認可,更深深激發了人們關注慈善事業的熱情,在當今浮華的商業社會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這個冬天很溫暖》聾人畫家許英來公益油畫展
《這個冬天很溫暖》聾人畫家許英來公益油畫展
《這個冬天很溫暖》聾人畫家許英來公益油畫展
在11月25日至12月12日半個月期間, 滬上藝術愛好者、收藏家及愛心人士不僅能有幸領略到許女士的經典代表作品,而且還能參與到支援聾人藝術工作者的公益活動中。
據悉,中國目前聾人總計約2057萬人,僅上海就有多達17萬聾人,其中又有眾多聾人正在學習或已經從事跟繪畫相關的工作。這些人群中,不乏有很多天賦極高的藝術家,但由于身體的殘疾或生活的困境,往往無法被社會大眾很好地接受并關注。
許英來女士成為聾人藝術家中的幸運兒和姣姣者,她憑籍極高的天份和頑強的毅力,執著于油畫藝術,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并被多家媒體關注報道(包括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等),在業內有很高知名度,其畫作也被國內外諸多藏家關注,成為新的收藏熱點。
此次由上海“金爵藝術沙龍”和上海聾人協會組辦的公益畫展將集中展示許英來近十二年來的杰出代表作,包含《和平鴿》、《琴意》、《陽光下的女孩》等,畫展將免費向公眾開放,銷售所得善款部分將用于幫助一批滬上聾人藝術工作者。作為公益畫展的主辦方, 上海“金爵藝術沙龍”負責人李牧先生表示:“‘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你不要氣餒,因為在另一個地方,上帝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但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會看不到另一扇門的存在,尤其是針對聾啞人這一個特殊群體。我希望在積極推進藝術市場的同時,也能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呼吁社會給予聾人藝術家這群沉默的團體以關注和支持,讓更多的聾人藝術家能看到另一扇希望之門。”
正是本著同樣的信念,“金爵藝術沙龍”和上海聾人協會走在了一起,上海聾人協會主席陳捷表示:“畫家坎坷的學藝經歷和對藝術的執著精神,以及社會大眾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必將鼓勵一大批有志的聾人青年更積極地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本次“金爵藝術沙龍”主辦的公益展不僅能體現畫家本身的藝術成就,而且也能縮短當代藝術與公眾的距離、促進藝術的運營與傳播。”
今年九月,“金爵藝術沙龍”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價值五萬五千元藝術品作為助學基金幫助因家庭困難無法延續學業的莘莘學子。11月25日推出的聾人畫家許英來女士的公益展會,更是將藝術品的精神價值進一步的延展和升華,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拳拳愛心不僅受到社會的認可,更深深激發了人們關注慈善事業的熱情,在當今浮華的商業社會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