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成自創水墨畫教學法
譚志成自創水墨畫教學法
譚志成自創水墨畫教學法
時間:2007-11-09 00:00:00 來源:香港大公報
名家
>譚志成自創水墨畫教學法
一位退休的香港美術教師,把四十年前的學生作品公開展覽,以說明他早在上世紀六○年代在中學使用的水墨畫教學法,跳出傳統的臨摹前人畫作的美術教學法,設計了一套基于點、線及幾何圖形等元素的美術教學方法,并以此作為培育美感,輔助啟發學生思考力、創作力和觀察力的美術教材。「新水墨畫運動的搖籃」展覽現于廣州舉行。
建基于點線及幾何圖形
十月十二日在深圳展出并舉行的教學研討會,吸引五百多位美術教師參加。教師們認為這種創新的美術教學法,對推動中小學美術教育有示范作用。早前這個展覽移師廣州,在廣州少年文化宮舉行開幕禮,也引起美術科老師以及家長們的極大興趣。
到廣州參觀的幾位教學界的前輩,包括林抗生(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玉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員會副主任)、蔣悅(廣東美術館副館長)、戴立德(廣州市教育學會美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在一個座談會上廣州市少年宮書記謝妙瓊、副主任關小蕾認為這種脫離臨摹的水墨畫美術教學理念,放在今天也是非常超前的。他們希望這位香港美術老師譚志成可以在內地與更多老師分享他的經驗。
譚志成是呂壽琨的其中一位學生,當時在九龍華仁書院任教。他在該校任職的十六年間,華仁書院美術課室成為他第一個實驗新水墨畫教學的場地。其后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一年間,更成為香港新水墨畫運動的搖籃。
展昔日初中生實驗畫作
譚志成教導水墨創作,不會忽視傳統工夫的訓練,也積極投入課內和課外活動,包括學校內的各種家長、學生活動、戶外旅行、寫生等,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年輕的學生得以體驗中國筆墨和生活的情趣,產生無窮想象力。
譚志成曾任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退休后已經移民加拿大,最近專程返港出席上述在深圳和廣州的兩個活動。
「新水墨畫運動的搖籃」展覽,展出一百四十九幅九龍華仁書院一九六六年至七一年中一、中二學生的實驗性創作的圖畫,現于位于廣州珠江新城廣州市第二少年宮舉行,展期至十二月十六日,展覽逢周六、周日免費開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