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體驗:涂鴉藝術展感受涂鴉魅力
第一體驗:涂鴉藝術展感受涂鴉魅力
第一體驗:涂鴉藝術展感受涂鴉魅力
說到涂鴉,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在墻上隨意亂涂亂畫,不過昨天在北京開幕的第二屆中國文博會上,涂鴉卻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展會的主角。來自我國各地的涂鴉團隊和個人都在現場進行創作,我們的記者也去體驗了一下涂鴉的感覺。
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記者看到,首屆涂鴉展的展墻分布在1-5號館外,總長度大約為300米,在現場噴涂作畫的是來自北京、天津、鄭州等地的專業涂鴉團隊,而他們中大多是正在美術學院讀書的學生。看到他們即興創作的瀟灑樣子,記者也忍不住現學現賣,過了一把街頭創作癮。記者:看起來簡單的涂鴉,自己一試過才知道其實并不簡單,作為我這樣的初學者,如果要隨意作畫,恐怕只能產生這樣的作品了,但是在我身邊的這些涂鴉愛好者,卻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手,他們看似不經意地隨手一畫,組合起來都是很有創意的美術作品。 涂鴉愛好者:“C跟i是連在一起看的,然后是ciss,最后一個y是把這個s反過來看,然后這一道其實是應該加長一點,這段加長一點反過來看就是一個y,所以就是cissy,你的名字叫cissy,對,就是比較簡單.整體的造型你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呢,一個老鼠嘛,因為老鼠會打洞嘛。然后涂鴉又是在墻上,所以就聯想到老鼠了,然后就直接把它設計成老鼠了。”
這位涂鴉愛好者告訴記者,他們現在的噴涂方式,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叫做“繃”,“繃”最重要的是貴在速度,象他們現在創作的作品,前后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但是這些看似隨意的每一筆噴涂,背后都是經過上百次練習的,而每一筆的要求也并不簡單。##同期:涂鴉愛好者 “兩條邊線之間走的這些線需要是平行的,盡量是平行的,兩條線之間的夾角和邊線是垂直的。然后每條線之間的距離盡量做到一樣,一些光影關系需要配合得很好。”
而這幅以中國山水畫為主題的涂鴉作品,就是目前國內同一個團隊創作的最長的作品,全長42米。而創作這幅涂鴉作品的團隊,有一個很中國化的名字,叫“觀音”。他們說自己的團隊就是要把從外國引進的涂鴉藝術作出中國特色。涂鴉愛好者:“在中國接觸這個是從近幾年開始的,大概是在2000年中國有了第一支團隊。在中國做涂鴉我們就希望能做出中國的東西。” “好的東西可以吸收,但是一定要有中國特色”
這些涂鴉隊員告訴記者,練習涂鴉的成本不算低,象他們噴涂用的噴漆,到市場去批發也要5-6元一瓶,有時一幅涂鴉作品就要耗費掉好幾瓶噴漆,對于他們這些還在上學的學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好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欣賞涂鴉藝術,平時也會有一些網吧、酒吧或者展覽公司請他們幫忙,收入也還不錯。不過他們大都表示,只會把涂鴉當作自己的愛好,而不會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涂鴉愛好者:“你如果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商業化,你會因為一些實際的東西,而逐漸對它失去興趣。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