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花瓶拍出 282 萬英鎊
清朝花瓶拍出 282 萬英鎊
清朝花瓶拍出 282 萬英鎊
被當作贗品擺放衣柜30年
據英國媒體報道,一個積滿灰塵、被當作贗品擺放的清朝抱月瓶在一名瑞士收藏人士家中的衣柜里發現。11月7日,這只抱月瓶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282萬英鎊的高價被人拍走。完好瓷器 高50厘米據報道,這只精致的藍白抱月瓶雕刻了象征著古代帝王的龍,相信它生產于1736年至1795年。是收藏人士的父母遺傳給她的傳家寶。而這只瓶子則是由收藏人士的父母從一家德國古董店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回來的。
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瑞典收藏人士稱,在被人告知這只花瓶是個高仿品后,她就不再將其擺設在外。而這一存放就是30年的時間。然而,3年前,當這名收藏人士在參觀位于英國倫敦皇家學院時發現類似家中的抱月瓶后,她立即對蘇富比瓷器部專家、倫敦拍賣行華人部主席阿拉斯泰爾·吉布森反映此事。隨后,吉布森答應與其前往一探究竟。
吉布森表示:“當我看到在衣柜底的花瓶后,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一個完好的瓷器,但她稱自己被告知這只花瓶是17世紀的復制品。它是一只古典的、艷麗的抱月瓶,高50厘米,是中國清朝乾隆時期最大的抱月瓶之一。5條爪龍分布在花瓶的每個面上。”282萬英鎊高價賣出在這次拍賣中,共有7個競拍者競爭這一抱月瓶。最后由知名歐洲古董商Littleton & Hennessy 倫敦支部以約282萬英鎊的高價拍走。
據悉,這只花瓶被認為是極其罕見的發現。2005年10月,一只清朝的、雕刻著龍和鳳凰的藍白抱月瓶拍出了250.314萬英鎊的高價。
吉布森稱,這名收藏家的父母是于1940年買下這一花瓶的,當時中國藝術還不是特別流行,他們主要把它當成國內花瓶使用,經常把菊花插放在里面。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