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家宅將重現“民國高尚社區”
杜月笙家宅將重現“民國高尚社區”
杜月笙家宅將重現“民國高尚社區”
昨天,記者從蘇州市城管局了解到,滄浪區同德里、同益里民國特色建筑群整治工作啟動。整治后,這兩處將重現“古代子城所在,民國高尚社區,中西合璧建筑之典范,現代人居懷舊之家園”經典之作的氣派。
據了解,上世紀30年代,杜月笙在蘇州建起的家宅,稱為同德里;同期,國民政府財政次長賈士毅修建的房屋,叫做同益里。這兩條巷子位于五卅路附近,作為民國特色建筑群,歷經了近70年風雨洗禮后,兩條巷子內的道路坑洼、墻面斑駁,電線、雨篷、空調架、排氣管等生活設施隨處可見,使這里顯得凌亂不堪。居住在這里的120余戶居民,由于排水管網未改造等原因,上下排水不暢,許多住戶無法安裝衛生設備,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同德里與同益里建筑風格類似上海“石庫門弄堂”,這里既有厚重的傳統文化又有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以及建筑學價值。因此,滄浪區整治辦多次邀請市地方志、文保方面的專家會審論證,查閱大量的中外古建群維護案例,幾易其稿,最終確定了整治以現狀建筑為基礎,以保護為出發點,以修復為手段,實現既保護歷史古跡,傳承城市文脈,又提高生活質量,優化居住環境的目標,最終演繹出“古代子城所在,民國高尚社區,中西合璧建筑之典范,現代人居懷舊之家園”的經典之作。
在此次整治工作中,在建筑學方面,同德里和同益里兩地將保留原有格局,整治時對原構件最大可能地使用,以求盡可能多地保存歷史信息、歷史遺物,如實反映歷史遺存。特別是,石庫門內的進戶門將統一為木板門,立面窗戶將為傳統木窗式樣,防盜窗改為內設。建筑墻體保持原有青磚色系,不做灰白處理。力爭使傳統風格和現代元素協調統一、不突兀,過渡自然。在居民生活方面,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協調好保護歷史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關系,達到道路平整、排水通暢、路燈明亮、線路梳并合理、立面整飾修舊如舊、生活設施完善、居住環境改善的整治標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