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6萬!《華工船》創四川油畫最高拍賣價
2296萬!《華工船》創四川油畫最高拍賣價
2296萬!《華工船》創四川油畫最高拍賣價
4000萬元、4100萬元……經過近30次舉牌,“2007嘉德秋季拍賣會”壓軸之作——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的《赤壁圖》于昨晚8時許在北京嘉里中心最終以7952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天價被一神秘人物拍走。由于川內買家要趕當日飛機回川,“四川軍團”昨日的整體戰果無從知曉,但四川籍畫家作品的拍賣出現“井噴”,尤其是油畫與當代藝術方面,近40位四川畫家的作品赫然在列,四川著名畫家程叢林的《華工船》雖沒創造奇跡,但仍以2296萬元的成交價創下本次拍賣會當代藝術家作品的最高紀錄,這也同時創造了四川畫家油畫作品的最高拍賣價。
最值錢是古代書畫
昨日拍賣集中了中國油畫與雕塑專場、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等,是本次拍賣會最重要的一天。而中國古代書畫被安排在下午2時30分舉行,顯得尤為重要。在古代書畫拍賣現場,的確能感受到極強的人氣,座位和過道上擠滿了買家,時不時還有三五成群的外國人進進出出,他們中的一位更是坐在了委托拍賣席上,非常頻繁地舉牌,成為現場焦點之一。雖然古代書畫專場拍品多、持續時間長,但各地媒體卻反而從連日來的疲憊中振奮起來,隨處可見操縱長槍短炮和奮筆疾書的記者。當然,本專場也沒有辜負媒體與買家的厚望,頻頻傳出喝彩聲和掌聲,許多大師作品都以超高價賣出,其中的亮點當屬乾隆。據業內人士介紹,“乾隆由于特殊的身份、地位和經歷,加上他作品本身的瀟灑,很容易得到藏家的青睞。”據了解,乾隆作品的起拍價并不高,但最后的成交價會比起拍價高很多倍。
昨晚近8時,北京的天色早已黑了,而原本已漸漸冷落的人氣突然在進行古代書畫專場拍賣的大廳積聚。當記者從隔壁鉆進去時,人群已經把大廳擠得密不透風,這與隔壁影像作品拍賣的情形形成了鮮明對比。記者在現場采訪到一位買家,他是為《赤壁圖》專程從浙江趕來的,“終于等到這個時候了!”拍賣師在競拍《赤壁圖》之前強調,先前已交10萬元押金的競拍牌無效,必須使用50萬元的新牌,而且叫價必須以100萬元遞增。這幅作品的拍賣過程緊張刺激,每一次報價都會吸引所有人轉頭尋找報價者。最后,這幅壓軸作品以7100萬元的落槌價被某神秘人士拍走。拍賣結束后,現場所有人都往神秘人士處走去,希望一探廬山真面目,但他非常低調,不僅拒絕了媒體的采訪要求,還低著頭,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地迅速消失在眾人視線中。主辦方中國嘉德相關人士透露,本次中國古代書畫專場總交易額達1.9億元,是所有專場最高的。
最龐大是四川群體
昨日,記者意欲認識龐大而低調的四川買家群體,但因為他們一直在VIP房間里監視拍賣實況而失去了機會。據成都知名書畫鑒賞家江功舉透露,在清明書畫精品專場上,四川買家拔得頭籌,以90多萬元的落槌價捧走藍瑛的《草堂讀書圖》,使得該幅作品能夠回到草堂故里,“這顯示了四川買家濃厚的本土文化意識”。
在拍賣藝術品方面,四川畫家群體更是顯示了令人炫目的藝術造詣和相應的市場號召力。據統計,僅中國油畫和雕塑、當代藝術兩個專場,就有羅中立、周春芽、張曉剛、忻海洲、趙智能、楊冕、吳建軍、程叢林、何多苓、杜詠樵、劉海、龐茂琨、曾傳興、尹戎生、陳可等近40位畫家的作品。據嘉德的統計,此次拍賣會上,繪畫作品的四川作者是最多的。在油畫、當代藝術拍賣現場外,記者采訪到一名來自美國的華人,她正在跟那邊的藝術品投資人通話,匯報現場拍賣情況。她告訴記者:“海外很多投資人非常了解四川畫家,也看好他們的作品,我剛才正在向他們介紹這次周春芽和張曉剛作品的拍賣情況。”記者問:“為什么不直接去四川和他們建立聯系呢?”這位女士表示:“我們也經常去四川,跟他們以及他們的代理商都有聯系。這次都是民間畫廊的東西,所以只能過來了!”
四川畫家群體的賣價如何呢?記者昨日上午在中國油畫與雕塑專場看到,眾人矚目的程叢林的《華工船》以高底價起拍,最后以2200萬元落槌,2296萬元成交,創下本次油畫類的最高紀錄,但并沒有高出估價。另一位世界級四川畫家張曉剛的《信佛的人們》以120萬元落槌,何多苓的《躺著的女人》以近50萬元成交,而他的《梁焰》卻令人意外地以138萬元的高價落槌。羅中立浪漫現實主義的《午餐》和《鄉村之戀》分別以200余萬元和280多萬元成交。四川年輕畫家沈小彤的作品也以30多萬元成交,大有潛力。本報北京特派記者沈映輝
○業內聲音
2000多萬不足為奇
一幅畫賣了2000多萬元,在普通人眼中,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業內人卻不這么認為。“按目前國內的狀況,這個價格比較正常。”作為目前成都頗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機構,K畫廊老總楊凱得知《華工船》成交價后顯得非常平靜,“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已經開始接受當代藝術了,別說幾千萬元,再過幾年,上億元都有可能!”楊凱表示歐洲國家當代藝術發展已有上百年歷史,而國內當代藝術的發展不過短短十多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好戲還在后頭,“我敢預測,房產、股票過后,藝術品絕對是今后投資的熱門!”
“川軍”撐起半邊天
張曉剛、周春芽、何多苓、程叢林……楊凱表示,在中國當代藝術家中,能稱“元老”級別的大多是四川籍的藝術家,“在北京藝術家扎堆的望京,流行著一句笑話——聽不懂四川話,就不要在中國搞當代藝術。”楊凱說這句雖是笑話,但并不是瞎扯,因為川籍藝術家在當今重要的國內外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和有關出版中,無不占有三分之一甚至半壁河山的“量化指數”,不知不覺中,“川軍”已然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